不拜称元诏,甘爰十族书。
壮心同岳柱,寒骨委江鱼。
天壤精英在,衣冠想像馀。
拜瞻常怵惕,忠孝捡身疏。
不拜称元诏,甘爰十族书。
壮心同岳柱,寒骨委江鱼。
天壤精英在,衣冠想像馀。
拜瞻常怵惕,忠孝捡身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方苞所作的《展断事公墓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缅怀之情。
首句“不拜称元诏”,以“不拜”二字开篇,暗示了对某位先贤的尊敬与崇敬,即使面对至高无上的诏令也不愿屈膝。接着“甘爰十族书”,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尊重不仅仅是表面的,而是深入骨髓,愿意为维护尊严而牺牲家族的利益,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壮心同岳柱,寒骨委江鱼。”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先贤的壮志比作巍峨的山岳之柱,坚韧不拔;将先贤的遗骨比作沉入江水的鱼,虽已逝去,但精神永存。这不仅描绘了先贤生前的英勇与豪迈,也展现了他们死后仍能激励后人的伟大形象。
“天壤精英在,衣冠想像馀。”这两句表达了对先贤精神的赞美,认为他们的智慧与品德如同天地间最珍贵的精华,即使岁月流逝,人们依然能够通过他们的事迹和形象来想象和感受到他们的伟大。
最后,“拜瞻常怵惕,忠孝捡身疏。”这两句点明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并强调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忠孝之道的坚持与遵循。通过“怵惕”一词,表达了对先贤精神的敬畏与自省,以及在实际行动中对忠孝原则的严格要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先贤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对高尚道德品质的崇尚,以及对忠孝精神的坚守,体现了方苞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犹记青原白鹭盟,转头宿草上新茔。
屋梁月落丹心在,海水天寒白发生。
樽酒十年儿女泪,篇诗两地弟兄情。
盖棺事了君无愧,未死遑知身后名。
君不见江干车马纷相送,巨艑峨峨船载重。
西南使者解官归,水浅著沙牵不动。
如君材具岂多得,合侍明光参法从。
何为浅濑著虚舟,颇笑胸中太空洞。
问君此意竟安在,欲说向人谁与共。
山林钟鼎本同辙,系岸截江随所用。
八窗窅窅净无尘,一水泠泠清可弄。
何当抱被过君眠,分破江天幽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