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陌太平鼓,千门爆竹,并作春声。
少年事、朱楼系马弹筝。新正。
有金船酒,银桥月、气象承平。
逢人日,看定王红萼,别有风情。香清。
韦郎昼寝,一晌茶熟诗成。好栽培芳树,待燕停莺。
飞觥。对昆池水,南山雪、老眼常明。
江南路,又杏花春雨,迎接先生。
巷陌太平鼓,千门爆竹,并作春声。
少年事、朱楼系马弹筝。新正。
有金船酒,银桥月、气象承平。
逢人日,看定王红萼,别有风情。香清。
韦郎昼寝,一晌茶熟诗成。好栽培芳树,待燕停莺。
飞觥。对昆池水,南山雪、老眼常明。
江南路,又杏花春雨,迎接先生。
这首《临江仙慢·第二体》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樊增祥所作,描绘了新春佳节时京城的繁华景象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开篇以“巷陌太平鼓,千门爆竹”描绘出节日的热闹气氛,如同春之声响彻街头巷尾。接着,“少年事、朱楼系马弹筝”展现出年轻人的活力与闲适,定王红萼的出现则为节日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上片通过“金船酒”、“银桥月”、“气象承平”等意象,描绘了富丽堂皇的宴饮场景和宁静祥和的月夜,显示出盛世的繁荣气象。下片转而写到文人的生活,“韦郎昼寝,一晌茶熟诗成”,体现了文人墨客的闲适与才情,他们期待着培育美好的文学之树,吸引着燕莺共聚。
“飞觥”一词暗示着饮酒作乐的欢乐,而“南山雪、老眼常明”则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词人以“江南路,又杏花春雨,迎接先生”收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对知识传播者的欢迎,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人情怀。
春色初回杜若洲,隔烟时见矫轻鸥。
嵩云缑月年年梦,楚柁吴樯处处愁。
鱼跃银刀论网买,酒倾绿蚁满杯浮。
前生杜牧吾身是,又向江南遍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