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馀三方伯三首·其一》
《挽李馀三方伯三首·其一》全文
清 / 方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盛夏轩车至,精强倍往时。

谁知交手别,永与故人辞。

六郡迟膏雨,三吴满涕洟。

衰残失素友,愁病更难支。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方苞所作的《挽李馀三方伯三首》的第一首,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

首句“盛夏轩车至”,描绘了夏日炎炎之际,友人乘坐华丽的车辆来访的情景,充满了欢愉和期待。然而,“精强倍往时”一句转折,暗示着友人此次来访的精神状态远不如以往,可能是因为身体或心境上的某种原因,使得这次相聚显得格外沉重。

接着,“谁知交手别,永与故人辞”两句,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在握手告别的一刻,友人意识到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相见,预感到了与故人的永别,情感深沉而悲痛。

“六郡迟膏雨,三吴满涕洟”这一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友人所在的地区与诗人所在地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六郡可能是指友人所在的地方,这里用“迟膏雨”形容等待雨水的急切心情,暗含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而“三吴满涕洟”则描述了诗人自己因友人离去而满心悲伤,泪水和鼻涕交织,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最后,“衰残失素友,愁病更难支”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年老体衰,失去了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再加上自身的疾病,使得他更加难以承受这份失去的痛苦。这两句深刻揭示了友情的珍贵以及失去朋友后内心的孤独和哀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在失去挚友后的深深悲痛和无奈。

作者介绍
方苞

方苞
朝代:清   字:灵皋   籍贯: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   生辰: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猜你喜欢

悼孔英夫提举

老泪何堪哭寝门,斯人况复是斯文。

六经政尔传家集,曲阜苍然掩暮云。

郁郁涧松看得地,昂昂野鹤又离群。

贤郎无忝家声旧,能以文章继世芬。

(0)

宝古斋

曹昭宝古以名斋,韫椟非时不一开。

图画丹青半人物,尊彝文藻尽云雷。

流传竟自何人得,玩赏知经几手来?

世故浮云眼前事,题诗投笔为兴怀。

(0)

春草堂,为陈生赋

可教游子不关心,白发高堂日已深。

忧对宜男虽可忘,情同乌鸟若为禁。

诗书养志勤三省,甘旨承颜抵万金。

执答春晖怜寸草,孟郊诗句不堪吟。

(0)

剪韭轩,为韩叔贤赋

故家不贵味能真,率尔蔬醪自可人。

既向画堂题剪韭,更将玉斗出娱宾。

青青叶绾指环小,白白头攒乳管匀。

还是相门风致在,食前谁谓庾郎贫?

(0)

海昌双庙,同张太守次壁上题韵

孤城请援待王师,保障真成累卵危。

作厉誓将擒贼去,分羹何惜爱姬为?

忠臣尽命以报主,信史大书无异辞。

三十六人同日死,独呼南八作男儿。

(0)

金山寺

六鳌捧出法王宫,楼阁居然积浪中。

门外鸥眠春水碧,堂前僧散夕阳红。

扬州城郭高低树,瓜步帆樯上下风。

人世几回江上梦,不堪垂老送飞鸿。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