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蕊兮紫英,弱彩兮低荣。
颇娴闺性兮香不外散,近掺手而含贞。
无何白昼兮啼鴂流哀,百草靡沓兮山矾艳开。
一寸相思兮一寸斜晖,坎心瘗汝兮待月同归。
缥蕊兮紫英,弱彩兮低荣。
颇娴闺性兮香不外散,近掺手而含贞。
无何白昼兮啼鴂流哀,百草靡沓兮山矾艳开。
一寸相思兮一寸斜晖,坎心瘗汝兮待月同归。
这首诗以兰花为题,描绘了兰花的美丽与高洁,同时也融入了情感的寄托。首句“缥蕊兮紫英,弱彩兮低荣”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的色彩与姿态,缥缈的花蕊与紫色的花瓣,柔弱的色彩在低垂的枝头绽放。接下来“颇娴闺性兮香不外散,近掺手而含贞”则赋予了兰花女性般的娴静与贞洁,香气内敛,接近时才可感受到其含蓄的美。
“无何白昼兮啼鴂流哀,百草靡沓兮山矾艳开”两句通过啼鴂(杜鹃)的哀鸣和百草的凋零,反衬出兰花在自然中的独立与坚韧,即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山矾(一种野花)依然艳丽开放,而兰花却保持着自己的风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对生命短暂与顽强的思考。
“一寸相思兮一寸斜晖,坎心瘗汝兮待月同归”则是情感的升华,将兰花比作相思的对象,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一寸斜晖象征着短暂而珍贵的时光,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最后“坎心瘗汝兮待月同归”,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所爱之人共度余生的愿望,充满了浪漫与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洁与坚韧的品质,同时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长安那不住,西笑又东行。
若以贫无计,何因事有成。
云峰天外出,江色草中明。
谩忝相于分,吾言世甚轻。
帝命河岳神,降灵翼轩辕。
天王委管籥,开闭秦北门。
顶戴日月光,口宣雨露言。
甲马不及汗,天骄自亡魂。
清冢入内地,黄河穷本源。
风云寝气象,鸟兽翔旗幡。
军人歌无胡,长剑倚昆崙。
终古鞭血地,到今耕稼繁。
樵客天一畔,何由拜旌轩。
愿请执御臣,为公动朱轓。
岂令群荒外,尚有辜帝恩。
愿陈田舍歌,暂息四坐喧。
条桑去附枝,薙草绝本根。
可惜汉公主,哀哀嫁乌孙。
白下同归路,乌衣枉作邻。
佩声犹隔箔,香气已迎人。
酒劝杯须满,书羞字不匀。
歌怜黄竹怨,味实碧桃珍。
剪烛非良策,当关是要津。
东阿初度洛,杨恽旧家秦。
粉化横波溢,衫轻晓雾春。
鸦黄双凤翅,麝月半鱼鳞。
别袂翻如浪,回肠转似轮。
后期才注脚,前事又含颦。
纵有才难咏,宁无画逼真。
天香闻更有,琼树见长新。
斗草常更仆,迷阄误达晨。
嗅花判不得,檀注惹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