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内逢霏霰,凌辰望已迷。
寒花才集栈,斜片旋沈溪。
户入垂缯壤,田成种玉畦。
速乾殊未惜,山道润无泥。
峡内逢霏霰,凌辰望已迷。
寒花才集栈,斜片旋沈溪。
户入垂缯壤,田成种玉畦。
速乾殊未惜,山道润无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山峡谷中遇雪后的景象。"峡内逢霏霰,凌辰望已迷"表达了诗人在幽深的山峡中邂逅到细小如棉花般的雪花,时间已经接近上午,但因天气变化而看不清楚四周的情况。"寒花才集栈,斜片旋沈溪"则形象地描述了初降之雪尚未覆盖一切,只是轻轻飘落在山间小径上,并且随着溪水的流动渐渐消散。
接下来的"户入垂缯壤,田成种玉畦"描写了诗人回家之后,屋外的景象。雪花像细丝一样覆盖在地面上,而田野之中则像是种植着珍贵的玉石一般,显示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最后两句"速乾殊未惜,山道润无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接受与欣赏。即使是寒冷的冬日,大地也不会因为急促的雪水而有所保留,而山间的小路因积水而变得湿润,但却没有泥泞,这种自然之美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深厚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名利、追求超脱世俗的心境。
微月东南明,双牛耕古城。
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
当昔置此城,岂料今日耕。
蔓草已离披,狐兔何纵横。
秋云零落散,秋风萧条生。
对古良可叹,念今转伤情。
古人已冥冥,今人又营营。
不知马蹄下,谁家旧台亭。
高亭宾客散,暑夜醉相和。
细汗迎衣集,微凉待扇过。
风还池色定,月晚树阴多。
遥想随行者,珊珊动晓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