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夜西亭即事寄钱员外》
《夏夜西亭即事寄钱员外》全文
唐 / 耿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高亭宾客散,暑夜醉相和。

细汗迎衣集,微凉待扇过。

风还池色定,月晚树阴多。

遥想随行者,珊珊动晓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西tíngshìqiányuánwài
táng / gěngwéi

gāotíngbīnsànshǔzuìxiāng
hànyíngwēiliángdàishànguò

fēngháichídìngyuèwǎnshùyīnduō
yáoxiǎngsuíxíngzhěshānshāndòngxiǎo

注释
高亭:高处的亭台。
宾客:参加聚会的客人。
散:离去。
暑夜:炎热的夜晚。
醉相和:醉态中相互应和。
细汗:细微的汗水。
迎衣集:沾湿衣服。
微凉:轻微的凉意。
待扇过:等待扇子驱走热气。
风还:风静止。
池色定:水面平静。
月晚:月光渐暗。
树阴多:树影繁多。
遥想:想象。
随行者:同行的人。
珊珊:形容马铃声清脆。
晓珂:拂晓时分的马铃声。
翻译
高处的亭台宾客已经散去,夜晚的暑热中醉意相互交织。
细密的汗水沾湿了衣裳,微风吹过带来一丝清凉。
风静下来,池水的颜色显得更加清晰,月光下树影婆娑。
遥想那些同行的人,马铃声珊珊作响,已近拂晓时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夏日宴会之后的宁静夜晚。开篇"高亭宾客散,暑夜醉相和",便设定了一个悠闲自在的氛围,宾客们在高亭上饮宴已散,留下主宾之间酒后的和谐气氛。

接着"细汗迎衣集,微凉待扇过",则是诗人对夏夜温暖气息的细腻描绘。细汗渗出,湿润了衣襟,而微妙的清凉尚需等待手中的 扇子轻轻摇曳。

第三句"风还池色定,月晚树阴多"中,“风还”表明微风过后,一切归于静谧,而“池色定”则是水面的倒影呈现出一片宁静。月亮虽然不早,但树荫却愈发浓郁,这也是夏夜特有的景致。

最后"遥想随行者,珊珊动晓珂",诗人陷入对远方朋友的深思。珊珊之声,或许是马铃的声音,也可能是别种金属碰撞的回响,这声音在清晨中传来,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夏夜景物的细致描写,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怅惘之美。

作者介绍

耿湋
朝代:唐   字:洪源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耿湋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猜你喜欢

用前人韵招山行以春为期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

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放春闱。

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

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

(0)

叹世道第一百九十二

古来遭丧乱,丈夫多英雄。

悠悠委薄俗,岂非吾道东。

(0)

北行第九十五

游子无根株,世梗悲路涩。

关山雪边看,愁思胡笳夕。

(0)

挽太博朱古平·其二

铁砚伤同志,青灯忆旧游。

临轩朝凤阙,驰道听鸡筹。

魏野神仙宅,元龙湖海楼。

西风一挥泪,世事盖棺休。

(0)

合江楼·其二

西楚惊鸿晚,东淮落木秋。

蒸湘今石鼓,句宛古宣州。

白日聊清赏,青山总旧游。

不知沧海水,何处接天流。

(0)

玄潭观和龚宰韵

晋代何曾谷此陵,到今楼观隐居亭。

幻成鸥鹭乾坤阔,陶尽鱼龙云水腥。

仙有神功参造化,人将故事入丹青。

我来欲去长桥孽,祠下徘徊夜乞灵。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