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月东南明,双牛耕古城。
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
当昔置此城,岂料今日耕。
蔓草已离披,狐兔何纵横。
秋云零落散,秋风萧条生。
对古良可叹,念今转伤情。
古人已冥冥,今人又营营。
不知马蹄下,谁家旧台亭。
微月东南明,双牛耕古城。
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
当昔置此城,岂料今日耕。
蔓草已离披,狐兔何纵横。
秋云零落散,秋风萧条生。
对古良可叹,念今转伤情。
古人已冥冥,今人又营营。
不知马蹄下,谁家旧台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微月东南挂,双牛耕耘于古老废城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观察,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之间联系的深刻感慨。
开篇“微月东南明,双牛耕古城”两句,以清新的视角展示了秋夜月光下的田间劳作景致,同时点出了古城这一历史的遗迹。紧接着,“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当昔置此城,岂料今日耕。”诗人通过农夫对古城名称的无知,以及建城者当年未必想到今天会有人在这里耕作的情景,表达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世的变迁。
“蔓草已离披,狐兔何纵横”两句描绘出荒废古城中野草丛生,小动物自由穿行的画面,这些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流逝、历史遗忘的主题。接着,“秋云零落散,秋风萧条生”则是对季节特有的自然景观进行描绘,增添了一份萧瑟感。
诗人在“对古良可叹,念今转伤情”中表达了对过去的赞美与对现在的哀伤,这种对比强化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情感落差。最后,“古人已冥冥,今人又营营。不知马蹄下,谁家旧台亭。”诗人通过对古人的不解与现代人忙碌生活状态的对照,以及无法辨识古代遗迹被践踏的情况,更深化了历史记忆的消逝。
总体来说,这首诗借助自然景物和农耕生活,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在历史长河中渺小无力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古典诗篇。
寂寂重门闭。镇黄昏、懒挑兰灺,半閒鸳被。
万点潇潇无情雨,时向纱窗飞坠。
恰也似、伴人愁泪。
谁说春宵非易得,怎浑如、秋夜难成寐。
无语处,暗憔悴。天公料得无私意。
想人间、昏昏晓晓,一般况味。
可惜少年行乐事,大半输他梦里。
酒醒后、小楼遍倚。
独自三更凝望久,但春山、烟树春江水。
离别恨,倩谁寄。
疁城秋更苦,正枫染微霜,柳欹碧水。
海国天寒,底事浪游到此。
少年悲作客,叹今日、更增憔悴。
魂断处、冷雨疏钟,凄凉萧寺。离恨怕提起。
笑依刘王粲,登楼何意。几盏村醪,不是中山沉醉。
漏声无赖甚,偏只向、客中迢递。
算此际、惟有青灯,照人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