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曲》
《江上曲》全文
清 / 吴敬梓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玄英遵中川,帆影严云结。

青山秀长松,森若锦罽列。

江蒲见居人,送寒鼓声咽。

客子远行迈,都忘换时节。

江上北风多,江岸芦花折。

日暮随罛师,渔灯遥明灭。

(0)
注释
玄英:深奥的美玉,这里指代清澈的河水。
中川:河流的中心。
森:众多、密集。
锦罽:锦绣般的地毯,形容松林繁茂。
居人:居民,住在这里的人。
咽:低沉、呜咽。
翻译
玄英沿着河流而行,船帆在浓云中显得凝重。
青翠山峦映衬着挺拔的长松,如同锦绣地毯般排列。
江边菖蒲丛中可见居住的人们,寒意中传来低沉的鼓声。
旅人远行的脚步不停,已忘却了季节的变换。
江面上北风吹拂频繁,岸边的芦苇被吹得折断。
日落时分,我跟随捕鱼的船夫,渔火在远方忽明忽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江景图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副别致的江上风光。

"玄英遵中川,帆影严云结。"开篇即描写了船只在苍茫的云端与深邃的水面之间穿梭,其帆如同幽兰般优雅,从而引出了云层间缝隙处的帆影,给人以深远的意境。

"青山秀长松,森若锦罽列。"接着诗人笔触转向岸上的青山与苍劲的松树,形容其林立如织就的锦绣一般,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更隐喻着诗人的高洁情操。

"江蒲见居人,送寒鼓声咽。"在这节里,诗人细致地描摹了江边居民的生活场景,冬日的寒风中传来了远处的鼓声,这不仅是对听觉的描绘,更是对季节变迁的一种感喟。

"客子远行迈,都忘换时节。"诗人作为一个旅途中的客者,对于时间的流逝似乎已无所谓,心中只有对远方的向往和不舍。

"江上北风多,江岸芦花折。"这两句诗再次将读者带回到了江景之中,北风凛凛,江岸上的芦苇在寒风中摇曳,甚至有所折断,这是对季节更迭的深刻写照。

"日暮随罛师,渔灯遥明灭。"末了,诗人在日落之际跟随着渔师的脚步,远处渔火如同星辰般闪烁,这不仅是对光与影的美妙描绘,更是对生活中点点滴滴所蕴含的情感世界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吴敬梓

吴敬梓
朝代:清   字:敏轩   号:粒民   籍贯:安徽省全椒   生辰:1701—1754年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猜你喜欢

春归

酒肆逢春屡典衣,一年无柰又春归。

好花落尽桃千树,几日山人不启扉。

(0)

玉壶吟

玉壶吟西风,猎猎愁人心。

人心本不愁,柰此霜毛侵。

忆昔献赋金銮殿,意气当年比谪仙。

飞龙赐出天闲马,紫陌看花著玉鞭。

犀盘宝瓮黄金注,几度承恩白玉筵。

圣恩浩荡深如海,涓滴未酬颜已改。

老骥犹怀千里心,欲把青春问天买。

(0)

池水欲成墨,古碑临罢时。

閒从崖石上,风雨挟蛟螭。

(0)

题松泉梅鹤图为吴中书

一壑风泉隔暖尘,两崖烟雪护幽春。

山空月落峥嵘际,老翠寒芳自结邻。

(0)

春雪用韩文公韵

闰月何多雪,閒居每一谣。

剩寒欺乍暖,暴积继前消。

任使山增势,休令竹折腰。

花拘将艳蕊,柳抑半青条。

鸟食迷原野,人踪减市桥。

玲珑疏树映,宛转小风摇。

冷过听莺日,晴思堕马朝。

藉冰衣免污,伏枕梦犹飘。

清绝怜披氅,风流忆舞绡。

却须暄节健,宜瑞不宜饶。

(0)

小园即事

过雨东园暮,畦蔬架已瓜。

分甘到僮仆,沾润与邻家。

学圃非吾事,忧时且岁华。

有怀成独坐,欹侧岸乌纱。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