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平生盖万夫,伤心千古恰须臾。
郎官虽贵才终负,文字堪传道未孤。
堂上自怜慈母老,眼前吾恨友人无。
岩霜九月空荒草,谁送刍灵返瞑途。
意气平生盖万夫,伤心千古恰须臾。
郎官虽贵才终负,文字堪传道未孤。
堂上自怜慈母老,眼前吾恨友人无。
岩霜九月空荒草,谁送刍灵返瞑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衷为悼念友人钟紫村所作。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意气平生盖万夫,伤心千古恰须臾”,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概与短暂之悲痛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一生意气风发,仿佛能盖过万人,但面对友人的离世,却只能在一瞬间感到无尽的悲伤与遗憾。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情感的深刻。
颔联“郎官虽贵才终负,文字堪传道未孤”,是对逝者才华与命运的感慨。虽然钟紫村在仕途上曾显赫一时,但最终未能实现其抱负,才华被辜负。然而,他的文字却能流传后世,承载着他的思想与精神,未被遗忘。
颈联“堂上自怜慈母老,眼前吾恨友人无”,将个人情感进一步深化。诗人不仅哀悼亡友,还为自己年迈的母亲感到忧伤,同时也为失去挚友而深感遗憾。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亲情与友情的重视,以及对生命中不可预知的离别之痛的深刻体会。
尾联“岩霜九月空荒草,谁送刍灵返瞑途”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以自然界的寒冷与荒芜象征逝者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暗示了对逝者归途的迷茫与无人陪伴的悲哀。通过这一联,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无奈与哀痛,以及对生命终结的深深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生前形象的描绘和对离别之痛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春草秋更绿,能得几时好?
人生非金石,坐愁红颜老。
振衣千仞冈,木落雁飞早。
无营地转幽,逐动自纷扰。
时哉不我与,全身以为宝。
不是傲当时,用拙存吾道。
昨日之酒月满楼,今日之酒月满舟。
三十度月月圆缺,期君看月丹山头。
君携月色钱唐去,我有浊酒谁为酬。
功名一纸政复尔,岁月两鬓归来休。
柳桥久负秋夜笛,花鬟老忆春风喉。
鹏云正高眼历历,鲲海未运天悠悠。
雄鸡一声骑当发,男儿顶上簪公侯。
纵观不知远,言登太平山。
诸峰卷秋雨,日射风霏间。
悬磴折古石,侧溪倒危潺。
金灯如丹红,异卉相斓斑。
忽怅经丘绝,俄欣寻壑间。
筠阴聚森爽,樵人指幽关。
声钟出晻霭,演梵作孱颜。
静者足吾契,语莹冰珊珊。
厓东野月上,露华膏夜鬟。
松杉炯玲珑,流飙过瑶环。
既静有馀听,焉知趺坐顽。
偶然在尘表,非能悟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