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垂四山泼墨浓,风怒发屋茅遮空。
征人不安纸盖下,猛雨迸射邮亭中。
厩兵色动牵马出,惟恐摧压伤仪同。
吾衣敝薄未免湿,今夜何处还张烘。
云垂四山泼墨浓,风怒发屋茅遮空。
征人不安纸盖下,猛雨迸射邮亭中。
厩兵色动牵马出,惟恐摧压伤仪同。
吾衣敝薄未免湿,今夜何处还张烘。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生动地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威严与人类生活的脆弱。首句“云垂四山泼墨浓”以泼墨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乌云密布、山峦被浓云覆盖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接着,“风怒发屋茅遮空”一句,通过狂风将屋顶的茅草吹得遮蔽天空,进一步渲染了风暴的猛烈。
“征人不安纸盖下,猛雨迸射邮亭中”则将视角转向了在风雨中奔波的行人和邮亭,表现了人们在恶劣天气中的无助与不安。邮亭作为避风港,却也无法完全抵挡暴雨的侵袭,凸显了自然力量的强大。
“厩兵色动牵马出,惟恐摧压伤仪同”描述了马厩的守卫在暴雨中紧张地牵出马匹,生怕它们受到伤害,这一细节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同时,也暗示了暴雨可能带来的破坏力。
最后,“吾衣敝薄未免湿,今夜何处还张烘”表达了诗人自己在暴雨中的处境,虽然衣物单薄,但仍不免被雨水打湿,夜晚无处取暖,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凄凉之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类的脆弱与坚韧。
黄陵庙前湘水绿,天寒渔郎唱巴曲。
沙棠舟上月苍苍,翠蛟白蜃江茫茫。
似闻清愁五十柱,万里鸿飞枫叶暮。
神鸦翻舞祠门开,珠裳玉袖沾莓苔。
玄猿昼啼薜萝影,赤鳞夜去芙蓉冷。
北渚泪痕斑竹纹,南风哀思苍梧云。
山头古桂秋露碧,山下江流岂终极。
荒凉揭车杂杜衡,灵风自吹烟雾旌。
轻帆晚向芳洲泊,聊荐蘋羞奠兰酌。
沅有汜兮湘有沱,洞庭水落生层波,徘徊独咏骚人歌。
迎銮北去迷风沙,看山西来走烟霞。
苍山朝含太古色,长松百尺凌云斜。
杰观重楼炫金碧,笑拍阑干倚天立。
出门却得望东山,红树青林乱秋色。
痛饮崩厓鲸吸川,径欲醉倒秋风前。
但恨浮云蔽白日,使我不得瞻青天。
忽忽今年负重九,树老山空复何有。
莫将身世愧渊明,纵有黄花无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