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至郡讲禊饮于江上夜归赋此》
《初至郡讲禊饮于江上夜归赋此》全文
宋 / 冯伯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身坠千峰不自知,尚修故事水之麋。

真居峻岭崇山下,又过绿阴青子时。

幻出流觞共顷刻,款留归棹展娱嬉。

史君澹泊随民乐,先赋丰年一首诗。

(0)
注释
身:身体。
坠:掉落。
千峰:无数山峰。
故事:古老的传说或传统。
水之麋:比喻像水中的麋鹿一样。
真居:真正居住。
峻岭:高峻的山岭。
崇山:崇高的大山。
绿阴:绿色的树荫。
青子:青色的果实。
幻出:幻化出现。
流觞:古代的一种游戏,把酒杯放在流水上,随水漂流,取到的人饮酒。
顷刻:片刻。
款留:热情挽留。
归棹:归来的船只。
史君:指地方官员。
澹泊:淡泊名利。
随民乐:跟随百姓的快乐。
先赋:首先写下。
丰年:丰收的年景。
翻译
自己身处千座山峰却浑然不知,还在沿袭着古老的故事,像水中的麋鹿一样游走。
他真正居住在高峻的山岭之下,又恰逢绿树成荫、青果累累的时节。
奇妙地展现出流水酒杯共享的瞬间,热情挽留归来的舟船,让大家尽情欢笑游玩。
史君淡泊名利,随从百姓的快乐,首先写下了一首庆祝丰年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山水间的游历和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与个人情操的寄托。开篇“身坠千峰不自知”表达了诗人在崇山峻岭中行走时那种忘我的境界,这种境界源于他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和心灵上的融入。

“尚修故事水之麋”则是说诗人还在继续撰写那些与水有关的古老传说,水之麋,可能指的是山谷间清澈的溪流,这里的“尚修”,暗示了对过往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接下来的“真居峻岭崇山下,又过绿阴青子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住在高峻的山脚下,常常经过被绿叶覆盖的古树之下。这里的“真居”,表明这不仅是一次偶然的旅行,而是诗人一种选择的生活方式。"又过绿阴青子时"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时间流转的感受。

“幻出流觞共顷刻,款留归棹展娱嬉”中,“幻出流觞”,可能指的是在山间偶尔发现一处清泉,而以此为乐,共享这短暂的美好时光。"款留归棹展娱嬉"则表达了诗人不愿意离开这种美好的自然环境和心境。

最后,“史君澹泊随民乐,先赋丰年一首诗”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记念,以及他希望能够记录下这份与民同乐的愉悦时光,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首赞美丰收之年的诗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山水行走和生活体验,展现了一个对自然有深刻感悟、对文化有深厚积淀的士人形象,以及他对于生命中一些美好瞬间的珍视与传颂。

作者介绍

冯伯规
朝代:宋

冯伯规,岷州(今甘肃岷县)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知巴州(《金石苑·冯伯规题字》)。今录诗三十一首。
猜你喜欢

白纻词六首·其四

芙蓉如绣柳如烟,吴娃越娣纷留连。

舞衣綷縩催管弦,惊鸿翔燕何翩跹。

丝萝乔木恩极天,远期万岁乐延年,不惜歌舞侍璚筵。

(0)

雍雍者鸿十六章·其一

雍雍者鸿,翔于中逵。显显二人,令德有仪。

豫章之胄,司勋之遗。维行于京兆,燕誉于黎。

(0)

拟曹植赠白马王彪·其三

飞萤入苑中,念之心为悸。

玉树本同根,奈何各异地。

鬼蜮诗人讥,在余焉由□。

避之未易言,七月始还辕。

秋风满洛水,白露湿高原。

百年无多日,倏忽如云奔。

玉体王自爱,其他可勿论。

北望时翘首,何时收泪痕。

(0)

惆怅·其十

屋生蛛网壁生苔,绣幕深垂久不开。

三月砌花皆落尽,今朝梁燕复归来。

鉴无留影光常满,匣有馀弦韵自哀。

或者云边乘鹤返,东风一试上高台。

(0)

秋怀·其六

李耳高名最擅场,此君丰度不寻常。

心持帝命风雷合,手握天符日月光。

白鹤几时栖太华,青牛今日忆咸阳。

秋霜莫虑摧蓬鬓,为得灵洲不死方。

(0)

秋怀·其五

刘郎一去杳无闻,西陆长河竟两分。

潮水不圆南浦月,天风空覆北山云。

灵旗暮雨疑神女,青翰高秋想鄂君。

金锁未销三岁字,尺书何处凤凰群。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