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高名最擅场,此君丰度不寻常。
心持帝命风雷合,手握天符日月光。
白鹤几时栖太华,青牛今日忆咸阳。
秋霜莫虑摧蓬鬓,为得灵洲不死方。
李耳高名最擅场,此君丰度不寻常。
心持帝命风雷合,手握天符日月光。
白鹤几时栖太华,青牛今日忆咸阳。
秋霜莫虑摧蓬鬓,为得灵洲不死方。
这首诗《秋怀(其六)》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联“李耳高名最擅场,此君丰度不寻常”以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开篇,赞颂其思想的深远影响,同时将此比作君子之风,不凡的气度超脱常人。接下来的“心持帝命风雷合,手握天符日月光”,运用象征手法,描绘出一种掌握天地法则、调和自然的力量形象,表达了对道德修养和宇宙真理追求的崇敬。
“白鹤几时栖太华,青牛今日忆咸阳”两句,通过白鹤与青牛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分别指向古代传说中的仙鹤和老子骑过的青牛,表达了对仙界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探索,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尾联“秋霜莫虑摧蓬鬓,为得灵洲不死方”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以秋霜比喻人生的艰难与岁月的无情,但诗人坚信只要心灵达到某种境界,就能超越生死,获得永恒的生命。这里的“灵洲不死方”可能暗指修炼成仙、长生不老之道,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与生命超越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描绘,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