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台杵臼昔尝有,何人更以玉为刀。
已觉空堂走魑魅,却缄虹气授儿曹。
镜台杵臼昔尝有,何人更以玉为刀。
已觉空堂走魑魅,却缄虹气授儿曹。
这首诗《玉刀》由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通过“镜台杵臼昔尝有,何人更以玉为刀”两句,开篇即以古代常用的工具与玉刀形成对比,暗示了玉刀的珍贵与不同寻常。接着,“已觉空堂走魑魅,却缄虹气授儿曹”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述了玉刀的威力与传承,仿佛能驱邪避凶,同时又寄寓着知识与技艺的传授,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玉刀的非凡价值,还蕴含了对知识传承、道德教化以及对后人的期望。毕仲游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将物象与抽象概念相结合,使得诗歌既有形象的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器物背后文化意义的深刻洞察。
绮罗敷色新出机,嵩洛神秀钟妙词。
关西子弟多习武,博学能文君最奇。
目中无双成器早,少小玉立谁瑕疵。
天王母后亲选擢,抱道韫德将发施。
朝中议论太真朴,湖南威凤翅小垂。
屈申后先皆有数,此理昭昭君自知。
芰荷堆绿珠露冷,兰杜秋香风正吹。
征鸿南飞燕北去,晚去潇湘君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