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鬼篇》
《送鬼篇》全文
清 / 王季珠   形式: 古风

北人信奉狐,南人鬼亦重。

往往感微疾,亟遗女巫送。

女巫挟何术,登堂秘咒诵。

拈香点鬼籍,秩然按伯仲。

纸灰战屋隅,阴风泼窗洞。

胡语空恻恻,十人九怕恐。

铺设上下筵,鸡豚从丰供。

遂令道若僧,口腹欲愈纵。

明年未收谷,抽抵今年用。

乞巫暗消寝,剜肉不心痛。

夫受抱耒饥,妇受投杼冻。

一刻整家赀,冤抑无由讼。

习俗溺于迷,甘为邪人弄。

一棒打当头,或醒梦中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民间信仰中的送鬼仪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鬼神观念的普遍认同与迷信现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疾病时的无助与对巫术的依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现象。

首句“北人信奉狐,南人鬼亦重”开篇即点明了南北地区对鬼神的不同信仰,暗示了这种信仰的普遍性。接着,“往往感微疾,亟遗女巫送”描述了人们在遭遇疾病时,首先想到的是寻求女巫的帮助,体现了对传统巫术的信赖。

“女巫挟何术,登堂秘咒诵”描绘了女巫施法的情景,通过“秘咒诵”强调了巫术的神秘性和不可见性。“拈香点鬼籍,秩然按伯仲”则展示了送鬼仪式的庄重和有序,暗示了人们对于这一仪式的敬畏之心。

“纸灰战屋隅,阴风泼窗洞”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氛围,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胡语空恻恻,十人九怕恐”则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人们对巫术的恐惧与敬畏。

接下来,“铺设上下筵,鸡豚从丰供”描绘了送鬼仪式上的物质准备,显示了人们在信仰面前的慷慨与虔诚。“遂令道若僧,口腹欲愈纵”则通过类比,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信仰的驱使下,行为可能变得放纵。

“明年未收谷,抽抵今年用”揭示了送鬼仪式对家庭经济的影响,暗示了迷信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乞巫暗消寝,剜肉不心痛”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在迷信面前的盲目与无知。

最后,“夫受抱耒饥,妇受投杼冻”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现了迷信行为对家庭成员生活的影响。“一刻整家赀,冤抑无由讼”表达了家庭因迷信而陷入困境,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正义。“习俗溺于迷,甘为邪人弄”总结了社会整体对迷信的盲目跟随。“一棒打当头,或醒梦中梦”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打破迷信迷雾的必要性,或许能唤醒人们的理性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送鬼仪式的描绘,深刻揭示了迷信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在迷信面前人们所表现出的盲目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打破迷信迷雾、唤醒理性思考的期待。

作者介绍

王季珠
朝代:清

字馨吾,诸生。顾山人,居镇东,额曰旷庐,莳花种竹,吟啸其中。诗规陆放翁,书法赵松雪。著有旷庐草诗集。
猜你喜欢

句·其七

紫蒂黄苞破腊寒,清香旋逐角声残。

(0)

上王荆公墓

天上龙胡断,人间鵩鸟来。

未应淮水竭,所惜泰山颓。

华屋今非昔,佳城闭不开。

白头门下士,怅望有馀哀。

(0)

道先贤良以其到郡未及相见遽寄四韵谨以酬之

山人还是入闉阇,自笑穷心失本初。

郑相旧怜穷禦寇,秦王新伏勇相如。

衣裘破敝身谋拙,齿发凋残世味疏。

人正弃捐吾独取,似君风谊更谁欤。

(0)

再和·其一

浮桁门外树如城,归路迢迢梦易惊。

嗟我衰迟从旅食,感君存问有诗情。

牡丹不在儒宫种,杜宇偏当静夜鸣。

劳费主公怜苦淡,驼蹄时劝一杯羹。

(0)

次韵辉卿感春·其二

欲写春愁上粉笺,只凝幽思恨遥天。

尘埃漫蠹霞书字,日月终亏锦瑟弦。

夜听子规攲醉枕,晓看新燕立疏烟。

冷灰残烛相遭惯,触拨东风不记年。

(0)

和酬道先贤良见寄新句

中林独往寡襟期,祗与耕桑治町畦。

迟晚识君真幸会,生平于世似分携。

未能捧履师黄石,且欲同歌效紫溪。

郡阁郊园遥百里,未妨怀寄屡封题。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