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桁门外树如城,归路迢迢梦易惊。
嗟我衰迟从旅食,感君存问有诗情。
牡丹不在儒宫种,杜宇偏当静夜鸣。
劳费主公怜苦淡,驼蹄时劝一杯羹。
浮桁门外树如城,归路迢迢梦易惊。
嗟我衰迟从旅食,感君存问有诗情。
牡丹不在儒宫种,杜宇偏当静夜鸣。
劳费主公怜苦淡,驼蹄时劝一杯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吕南公在异乡的孤独与感慨。首联“浮桁门外树如城,归路迢迢梦易惊”以树木比作城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感,而“归路迢迢”则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归家之路的遥远与艰难。“梦易惊”则表达了诗人因思乡之情太深,连梦中都难以平静,容易被外界事物所惊扰。
颔联“嗟我衰迟从旅食,感君存问有诗情”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诗人自述年老体衰,不得不在外漂泊谋生,生活艰辛。然而,在这样的境遇下,能得到友人关心的问候,尤其是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让诗人感到一丝温暖与慰藉。
颈联“牡丹不在儒宫种,杜宇偏当静夜鸣”运用对比手法,牡丹本是富贵之花,常与儒宫(即文人学士的居所)相联系,象征着文人的高洁与雅致。而杜宇(即杜鹃鸟)在静夜中啼鸣,虽有哀怨之意,却也增添了一分悲凉与凄美。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又流露出身处异乡、无人理解的孤独与无奈。
尾联“劳费主公怜苦淡,驼蹄时劝一杯羹”则是对友人或主人的感激之情。在诗人看来,虽然生活清贫,但能得到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尤其是能分享一顿简单的饭食,已经足以让他感到温暖与满足。这里的“驼蹄”可能是一种食物,也可能是友人对诗人的一种关怀与鼓励的象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困境中的相互扶持与温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
吉序冠三正,民时顺盛成。
岁穰千亩实,气爽六符平。
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
云浓燕雁度,雪霁楚兰荣。
异域梯航集,诸侯篚贡盈。
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
锦堂深,兽炉轻喷沈烟。
紫檀槽、金泥花面,美人斜抱当筵。
挂罗绶、素肌莹玉,近鸾翅、云鬓梳蝉。
玉笋轻拢,龙香细抹,凤凰飞出四条弦。
碎牙板、烦襟消尽,秋气满庭轩。
今宵月,依稀向人,欲斗婵娟。
变新声、能翻往事,眼前风景依然。
路漫漫、汉妃出塞,夜悄悄、商妇移船。
马上愁思,江边怨感,分明都向曲中传。
困无力、劝人金盏,须要倒垂莲。
拼沈醉,身世恍然,一梦游仙。
龙阁先芬,凤毛荣继,当世英妙。
峻岳储灵,长庚应梦,还庆佳辰到。
黄花浥露,碧瓦凝霜,香馥郡斋清晓。
忆当年、青云平步,共喜骤跻华要。
阴功厚德,玉符金篆,锡与世间难老。
注意方浓,分符屡请,雅志人应少。
棠阴无讼,乐府新教,正好醉山频倒。
有谁莱衣游戏,萱堂寿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