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石像钵,云自海中浮。
铭纪简文帝,序传皮日休。
偈如演七佛,境即是三洲。
拟上庋经阁,因之纵远眸。
开元石像钵,云自海中浮。
铭纪简文帝,序传皮日休。
偈如演七佛,境即是三洲。
拟上庋经阁,因之纵远眸。
此诗《开元寺咏古》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其内容深邃,意境悠远,展现出对历史古迹的深刻感悟与敬仰。
首句“开元石像钵,云自海中浮”,以“开元”二字点明地点,即著名的佛教圣地——开元寺。石像钵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仿佛从海中升起的云雾般神秘而庄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铭纪简文帝,序传皮日休”两句,通过提及历史人物简文帝和皮日休,进一步强调了这座寺庙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简文帝与皮日休的名字,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佛教信仰与文学传承,使得诗句充满了时间的纵深感。
“偈如演七佛,境即是三洲”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宗教与哲学思考之中。这里的“偈”指的是佛教中的颂歌或教义,与“七佛”相呼应,暗示着佛法的深远与博大。同时,“境即是三洲”则可能暗指佛教中的“三界”概念,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与人生境界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最后,“拟上庋经阁,因之纵远眸”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对古寺的敬仰之情,通过某种形式(可能是撰写文章或创作诗歌)记录下来,并借此机会放眼远望,或许是对未来、对世界的一种展望,也可能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对知识与智慧追求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弘历对古代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也蕴含了他对历史、宗教、哲学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历史厚重感又充满哲理深度的艺术空间,令人回味无穷。
我生抱孤贞,有似窗前竹。
却笑日用功,采绿不盈掬。
诗书负宿愿,发愤处幽独。
古人刮目处,论道不隔宿。
吾计决已久,不疑何待卜。
一书讯安否,双鱼勤往复。
丈夫气相许,云雨讵翻覆。
穷通付一醉,东邻酒方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