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春南去三千里,问俗东来第一程。
但得清尘尽表敬,岂期作室俨观成。
星桥银树婪灯灿,火枣金芝应节荣。
入夜肩舆不呵禁,为田久矣此民情。
行春南去三千里,问俗东来第一程。
但得清尘尽表敬,岂期作室俨观成。
星桥银树婪灯灿,火枣金芝应节荣。
入夜肩舆不呵禁,为田久矣此民情。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南巡至德州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深切关注与尊重。
首联“行春南去三千里,问俗东来第一程”,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描述了皇帝南巡的壮阔旅程,以及此次行程在东来的意义,体现了帝王巡幸的庄严与重要性。
颔联“但得清尘尽表敬,岂期作室俨观成”,表达了皇帝对于地方的恭敬态度,强调了他希望百姓能感受到他的诚意与尊重,而非仅仅追求形式上的礼节。
颈联“星桥银树婪灯灿,火枣金芝应节荣”,生动描绘了德州夜晚的繁华景象,星光璀璨,树木灯火辉煌,火枣金芝在特定时节绽放,展现出地方的繁荣与生机。
尾联“入夜肩舆不呵禁,为田久矣此民情”,则揭示了皇帝深入民间,体恤民生的情怀。即使在夜晚,也愿意乘坐轿子,不加任何禁止,直接接触百姓,体现了他对民众生活的关心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皇帝南巡的盛况,更体现了其亲民爱民的高尚品德,以及对地方治理的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皇帝与百姓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繁荣稳定的美好愿景。
曾驱万马上天山,风去云回顷刻间。
今日海门南面事,莫教还似凤林关。
苇萧中辟户,相映绿淮流。
莫讶春潮阔,鸥边可泊舟。
昔别吴堤雨,春帆去较迟。
江波千里绿,囗囗囗囗囗。
千里趋魏阙,一言简圣聪。
河流引关外,国用赡秦中。
有诏许其策,随山兴此功。
连云积石阻,计日安波通。
飞棹转年谷,利人胜岁丰。
言归汉阳路,拜手蓬莱宫。
紫殿赐衣出,青门酣酌同。
晚阳过微雨,秋水见新鸿。
坐惜去车远,愁看离馆空。
因思郢川守,南楚满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