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其一》
《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十舍辛勤触热来,琴书曾未拂尘埃。

秋风何事催归兴,步出闽山黄叶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对弟弟德和归乡之情的深切理解与感慨。首句“十舍辛勤触热来”,生动地展现了弟弟长途跋涉、不辞辛劳的情景,其中“十舍”指路途遥远,“触热”则暗示了旅途中的酷暑难耐,体现了弟弟归家之路的艰辛。

接着,“琴书曾未拂尘埃”一句,通过描述弟弟离家时未及整理的琴与书,尘埃未扫,形象地表达了弟弟因忙碌而未能整理行装的场景,也暗含了弟弟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即使在旅途中也不忘读书学习。

“秋风何事催归兴”,这一句将自然界的秋风拟人化,赋予其催促归家之意,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反映了弟弟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与急切归家的心情。秋风似乎成了连接远方与故乡的纽带,强化了归家的主题。

最后,“步出闽山黄叶堆”以具体景象收尾,描绘了弟弟走出闽山,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黄叶,这既是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弟弟即将到达目的地的预示。黄叶堆不仅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也寓意着回归的温暖与宁静,给人以温馨而深沉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兄弟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是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诗作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一痕沙

东指羽陵山下。小有亭楼如画。松月夜窗虚。

待卿居。闲却调筝素手。只合替郎温酒。

高阁佛灯青。替钞经。

(0)

江城子

假山修竹隐蒙茸。忒玲珑。似巫峰。

竹外楼台、薄暝一重重。

为数春星贪久立,苍藓上,印鞋弓。

留仙裙褶晚来松。落花风。去匆匆。

先把胭脂、染得玉笙红。

此夜酒边词笔健,银烛焰,吐如虹。

(0)

唐多令.匠中书怀

二十五长亭。垂杨照眼青。付春风、短梦零星。

斜倚雕鞍无气力,浑不似,俊游人。春意太憨生。

春愁唤不醒。负华年、谁更怜卿。

惟有填词情思好,无恙也,此花身。

(0)

昨夜二首·其一

昨夜江潮平未平,篷窗有客感三生。

药炉卧听浑如沸,不似墙东钗钏声。

(0)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其九

万柳堂前一柳无,词流散尽散樵苏。

山东不少升平相,为溯前茅冯益都。

(0)

十七字诗

自谓非其子,如今作天子。传语老蛮子,请死。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