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杭州宋使君》
《寄杭州宋使君》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寺倚乌龙腹,窗中见碧棱。

空廊人画祖,古殿鹤窥灯。

风吼深松雪,炉寒一鼎冰。

唯应谢内史,知此道心澄。

(0)
翻译
寺庙建在乌龙山腰间,窗户映出青翠屋檐。
空荡走廊似画师笔下,古旧殿堂里孤鹤守灯。
风吹过深松覆盖的雪地,炉火中的水已结成冰块。
恐怕只有谢内史能理解,这清静的心境啊。
注释
寺:寺庙。
倚:依靠。
乌龙腹:乌龙山腰。
窗中:窗户里。
碧棱:青翠的屋檐。
空廊:空荡走廊。
人画祖:如画师笔下的景象。
古殿:古老的殿堂。
鹤窥灯:鹤在灯光下守望。
风吼:风吹得猛烈。
深松雪:深松覆盖着雪。
炉寒:炉火寒冷。
一鼎冰:一锅水已结冰。
唯应:恐怕只有。
谢内史:古代官职名,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道心:内心的清净。
澄:清澈,平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寺庙中的静谧生活情景。诗人首先以"寺倚乌龙腹,窗中见碧棱"设定了意境,将自己置身于一座靠山而建的古寺之中,通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青翠欲滴的竹林。这两句既描绘了寺庙的幽静,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洁净。

接着"空廊人画祖,古殿鹤窥灯"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空旷的走廊上仿佛有人在勾勒着历史的轮廓,而古老的殿宇里,一只仙鹤似乎正在探视那微弱的灯光。这两句不仅强化了寺庙的古老与神秘,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感。

"风吼深松雪,炉寒一鼎冰"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狂风在深邃的松林中呼啸,雪花纷飞,而室内的炉火因寒冷只能烧得一个小鼎,水都快要结冰了。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冬日的严寒,也让人感受到诗人生活中的简朴与孤独。

最后"唯应谢内史,知此道心澄"表达了诗人的某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谢内史"可能是指一位能够理解自己心志的人,而"知此道心澄"则说明诗人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有着清晰的认知,心灵之所以澄明,是因为他已经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自足与平衡。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位寻求心灵宁静与超脱世俗纷扰的诗人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不拜春官为座主,亲逢天子作门生。

(0)

和唐山叟所赠三诗·其三

遍从江海濯清流,归老岷峨占上游。

心远欲联高士传,地偏仍似贾胡留。

何时竹杖闲支壁,终日绳床懒命俦。

碧嶂红尘两相望,劳生笑我不知休。

(0)

题王逸竹溪钓艇图二绝·其一

断岸竹如云,翠色落寒濑。

艇子何处归,应转烟林外。

(0)

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其五

主领风光春复秋,西山蜡屐北池舟。

羲皇以上同真乐,俯仰之间忆旧游。

(0)

寄韩涧泉三首·其二

在困多促促,长怀特栖者。

崔嵬玉山岑,今谁秣余马。

朝随涧云浮,暮逐涧泉泻。

光仪俨神交,晤言寄心写。

食鱼不知肥,采菊不盈把。

愿垂白日影,照我蔀屋下。

(0)

金市大水一首

日气方穿户,风潮忽及门。

郊原雨脚密,窗牖浪花翻。

船系家家屋,帆飞处处村。

江南一羁客,微命托乾坤。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