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半壁削天根,金地巍峨古佛尊。
万里山川供指顾,二时钟磬辨朝昏。
往来烟水疑无路,出入云霞别有门。
欲向孤峰问禅律,自伤迟暮不堪论。
玉台半壁削天根,金地巍峨古佛尊。
万里山川供指顾,二时钟磬辨朝昏。
往来烟水疑无路,出入云霞别有门。
欲向孤峰问禅律,自伤迟暮不堪论。
这首诗描绘了玉台寺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登高远眺的姿态,展现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感悟。
首联“玉台半壁削天根,金地巍峨古佛尊”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玉台寺的雄伟壮观,仿佛直插云霄,金碧辉煌的佛像庄严神圣,令人肃然起敬。
颔联“万里山川供指顾,二时钟磬辨朝昏”则展示了寺中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无论是在广阔无垠的山川间,还是在早晚交替的钟磬声中,都充满了禅意与宁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真谛。
颈联“往来烟水疑无路,出入云霞别有门”通过对比,形象地表达了在世俗与超脱之间,寻找心灵归宿的艰难与可能。烟水迷蒙中似乎无路可寻,但云霞之中却别有洞天,暗示着只要心怀信仰,总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尾联“欲向孤峰问禅律,自伤迟暮不堪论”表达了诗人对禅学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岁已高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在孤峰之上寻求禅宗的教义,既是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台寺景致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之美,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霄汉两飞鸣,喧喧动禁城。
桂堂同日盛,芸阁间年荣。
香掩蕙兰气,韵高鸾鹤声。
应怜茂陵客,未有子虚名。
西林本行殿,池榭日坡陁。
雨过水初涨,云开山渐多。
晓街垂御柳,秋院闭宫莎。
借问龙归处,鼎湖空碧波。
赵佗西拜已登坛,马援南征土宇宽。
越国旧无唐印绶,蛮乡今有汉衣冠。
江云带日秋偏热,海雨随风夏亦寒。
岭北归人莫回首,蓼花枫叶万重滩。
行尽青溪日已蹉,云容山影水嵯峨。
楼前归客怨清梦,楼上美人凝夜歌。
独树高高风势急,平湖渺渺月明多。
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使帆凌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