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良人死穷独,粮空子幼身自哭。
卖衣葬罢急谋嫁,富翁立待封居屋。
夫妻寒贱恩亦深,缞麻终制非无心。
饥肠雷鸣无可奈,礼法虽存何足赖。
昨日良人死穷独,粮空子幼身自哭。
卖衣葬罢急谋嫁,富翁立待封居屋。
夫妻寒贱恩亦深,缞麻终制非无心。
饥肠雷鸣无可奈,礼法虽存何足赖。
这首《贫妇叹》由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描绘了一位贫穷寡妇在丈夫去世后的悲惨境遇。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妇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
首句“昨日良人死穷独”,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丈夫离世,她独自一人面对生活的重压。接着,“粮空子幼身自哭”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她因粮食短缺和孩子嗷嗷待哺而痛哭的情景,凸显了她的无助与悲凉。
“卖衣葬罢急谋嫁”一句,揭示了她在丈夫去世后为解决生计问题,不得不卖掉衣物以安葬亡夫,并迅速寻找再婚的机会。这一行为既体现了她的现实考量,也暗示了社会对女性再婚的接纳程度。
“富翁立待封居屋”则进一步描绘了她急于嫁入富裕家庭,以期获得物质保障和稳定生活的心理状态。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地位的局限,也展现了个体在极端困境下寻求生存之道的挣扎。
“夫妻寒贱恩亦深,缞麻终制非无心”两句,表达了即使在贫困与卑微中,夫妻之间的深情并未消减,她对丧偶之痛的哀悼并非出于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悲痛与怀念。
最后,“饥肠雷鸣无可奈,礼法虽存何足赖”一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在饥饿与绝望面前,即便是礼仪与法律也无法提供实际帮助的无奈与悲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底层妇女的苦难与抗争,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娥画舸,红粉朱楼。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襦温裤暖,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
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东山种青松,西山种桤木。
三年已成林,十载盘空谷。
桤成供烹爨,松成架巨屋。
所用各两涂,成功异迟速。
早作起揽袂,庖人已炊玉。
盈车载束薪,轧轧鸣车毂。
万家争欲买,须臾无一束。
樵夫喜易售,不知山已秃。
朝夕手不停,采采尝不足。
人情贵适用,那复问荣辱。
落落青松子,岁寒抱孤独。
大可充栋梁,小亦宜桁楅。
奈何人不顾,偃蹇傲刍牧。
牵补芘风雨,无复思营筑。
有如命召公,往欲寻洛卜。
首当开明堂,号令于此肃。
明堂礼有制,伻图载简牍。
殷人崇以三,周制加其六。
广袤度尤严,所冀容群服。
奉璋列左右,天颜中穆穆。
规恢既宏远,制作难逼促。
当资合抱干,一柱扶天轴。
切勿用小材,小材必倾覆。
操斤走宇内,濯濯无遗育。
坚刚老不枯,允哉东山麓。
慇勤谢匠氏,所望一留目。
勿谓道里远,登载容万犊。
君王顾之叹,巨用必收录。
脩竹操亦奇,谨毋遗脩竹。
《青松一首送杨侍郎丈赴阙》【宋·度正】东山种青松,西山种桤木。三年已成林,十载盘空谷。桤成供烹爨,松成架巨屋。所用各两涂,成功异迟速。早作起揽袂,庖人已炊玉。盈车载束薪,轧轧鸣车毂。万家争欲买,须臾无一束。樵夫喜易售,不知山已秃。朝夕手不停,采采尝不足。人情贵适用,那复问荣辱。落落青松子,岁寒抱孤独。大可充栋梁,小亦宜桁楅。奈何人不顾,偃蹇傲刍牧。牵补芘风雨,无复思营筑。有如命召公,往欲寻洛卜。首当开明堂,号令于此肃。明堂礼有制,伻图载简牍。殷人崇以三,周制加其六。广袤度尤严,所冀容群服。奉璋列左右,天颜中穆穆。规恢既宏远,制作难逼促。当资合抱干,一柱扶天轴。切勿用小材,小材必倾覆。操斤走宇内,濯濯无遗育。坚刚老不枯,允哉东山麓。慇勤谢匠氏,所望一留目。勿谓道里远,登载容万犊。君王顾之叹,巨用必收录。脩竹操亦奇,谨毋遗脩竹。
https://shici.929r.com/shici/kA1Ymc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