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上幽居乐隐沦,清心久巳谢尘纷。
日长鸥鸟閒当户,雨后山光远到门。
花里琴尊娱好客,案头书帙课诸孙。
舞雩尚想前人旧,此意何时与共论。
沂上幽居乐隐沦,清心久巳谢尘纷。
日长鸥鸟閒当户,雨后山光远到门。
花里琴尊娱好客,案头书帙课诸孙。
舞雩尚想前人旧,此意何时与共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沂水之滨的幽居生活,充满了宁静与淡泊之美。首句“沂上幽居乐隐沦”,点明了地点和人物的身份——一位乐于隐居的隐士,身处沂水之畔,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接下来,“清心久巳谢尘纷”一句,直接表达了隐士内心的纯净与对世俗的超脱。
“日长鸥鸟閒当户,雨后山光远到门”两句,通过日常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日长之时,鸥鸟悠闲地在门前飞翔,雨后的山色清晰地映入眼帘,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宁静。
“花里琴尊娱好客,案头书帙课诸孙”则描绘了隐士待客与教育子孙的情景。在花香四溢中,他以琴酒招待好友,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在案头堆满书籍的情况下,教导子孙读书学习,体现了他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最后,“舞雩尚想前人旧,此意何时与共论”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希望与他人共同探讨这种生活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友情、知识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晚烟凝碧。渐渔村山市,人归寂寂。
有客飞舟还顾访,应讶纶巾敧侧。
得意忘年,推诚投分,高论追元白。
英标逸气,笑予穷抱真策。
兴尽又复言归,秋风分袂,浩荡思无极。
咫尺昭山明翠壁,那知中隐咸籍。
说梦难听,闭门寻梦,肯念栖萍迹。
浪吟狂醉,几时还共重得。
金风玉宇。庭院新经雨。香有露,清无暑。
溪光摇几席,岚翠横尊俎。
烘笑语,佳时聊复乡人聚。门外荷花浦。
秋到花无数。红鲙鲤,青浮醑。
何妨文字饮,更得江山助。从此去。
蒲轮入佐中兴主。
三公与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驰竟朝夕。
谁能话名理,尊酒时促席。
贤愚大相远,丛玕映丛荻。
多谢张南巢,诗筒肯予觅。
琅琅若明珠,其来自灵壁。
僧房聊解鞍,当暑得偃息。
挽回清微风,笔有万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