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与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驰竟朝夕。
谁能话名理,尊酒时促席。
贤愚大相远,丛玕映丛荻。
多谢张南巢,诗筒肯予觅。
琅琅若明珠,其来自灵壁。
僧房聊解鞍,当暑得偃息。
挽回清微风,笔有万钧力。
三公与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驰竟朝夕。
谁能话名理,尊酒时促席。
贤愚大相远,丛玕映丛荻。
多谢张南巢,诗筒肯予觅。
琅琅若明珠,其来自灵壁。
僧房聊解鞍,当暑得偃息。
挽回清微风,笔有万钧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居高位的朋友与诗人相聚饮酒,探讨名理的情景。诗中通过对三公及刺史地位尊崇的描述,反映了他们的权力和社会地位,同时也透露出人们对于名利永不知足的现实状态。
“贤愚大相远”一句,表达了智者与愚者的差距显著,而“丛玕映丛荻”则用来形容他们在才学上的高低。诗人对张南巢的多谢,不仅是对他的尊重,也是对他能够理解并赏识诗人的作品的欣慰。
接下来的“琅琅若明珠,其来自灵壁”描写了诗筒声音清脆,如同明珠一般,显示出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与品味。紧接着,“僧房聊解鞍,当暑得偃息”则是诗人在炎热中找到一丝清凉,获得片刻安宁。
最后,“挽回清微风,笔有万钧力”表达了诗人通过书写文字能够掌控和驾驭那种无形却强大的力量,是对文学创作的自信与肯定。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在文艺上的造诣,更反映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