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飘长髯,手击如意歌。
拂落居庸云,四壁含嵯峨。
隔门即大海,一去风扬波。
此屋为蓬莱,俯辨蛟与鼍。
胡为月可邀,不种琼树柯。
岂真屈子心,但宜垂带萝。
捎眉一翮鸿,瞥若蚊影过。
分手各有怀,涕泗吾独多。
主人飘长髯,手击如意歌。
拂落居庸云,四壁含嵯峨。
隔门即大海,一去风扬波。
此屋为蓬莱,俯辨蛟与鼍。
胡为月可邀,不种琼树柯。
岂真屈子心,但宜垂带萝。
捎眉一翮鸿,瞥若蚊影过。
分手各有怀,涕泗吾独多。
这首诗描绘了在吴侍读葆晋寓斋中的一次聚会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中的氛围和人物的情感。首句“主人飘长髯,手击如意歌”描绘了主人豪放的形象,手持如意歌唱,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欢快的气氛。接着,“拂落居庸云,四壁含嵯峨”则通过比喻手法,将宴会的环境描绘得既壮观又神秘,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
“隔门即大海,一去风扬波”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宏大场面,暗示着参与者们如同乘风破浪的勇士,充满了冒险与激情。接下来,“此屋为蓬莱,俯辨蛟与鼍”则将寓斋比作传说中的仙境蓬莱,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妙体验。
“胡为月可邀,不种琼树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似乎在说即使月亮可以邀请,却无法种植琼树的枝柯留住这美好的瞬间。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不舍。
“岂真屈子心,但宜垂带萝”则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或许是在借屈原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暗示着诗人愿意像屈原那样,以自然之物装饰自己,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高洁。
最后,“捎眉一翮鸿,瞥若蚊影过”用大雁和蚊虫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大雁的离去如同鸿毛般轻盈,而蚊虫的离去则显得微不足道,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相聚时光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聚会的欢乐与离别的哀愁,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怀念,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今日承人乏,东州假传车。
劳生复去国,垂老欲捐书。
斗酒相为乐,诸家食有鱼。
华灯续光景,鸣笛问吹嘘。
即事已陈迹,怀人方跂予。
要官多谒禁,数子莫情疏。
啼鸟春犹浅,高花日胜初。
朝回应见念,会语殿中庐。
汉朝名臣有傅伯,谏诤由来犯颜色。
兰台下笔不自休,义阳封侯勇无敌。
石渠昨者承明直,虎符今为二千石。
邀我请赋草堂诗,草堂欲归那可得。
太行之上无高山,济水之外无清源。
闻君筑居山水际,清高正为君家言。
上有无心之云出幽谷,下有劲节之竹森寒玉。
四邻空地犹几许,容我东西一茅屋。
冠盖如云笑别时,亦知陈迹易伤悲。
归来未似钟山醉,零落多于邺下诗。
人事可怜驹过隙,秋风几许鬓成丝。
何须更听山阳笛,欲近西州涕自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