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三首·其二》
《杂诗三首·其二》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古风

孰云天地大,形势两暌绝。

一气周流之,神理有昭格。

雍雍虞庭臣,穆穆贤圣德。

太和良在兹,畴咨方未歇。

所以祥凤仪,不独大乐阕。

如何此道非,千古空遗迹。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名为《杂诗三首(其二)》。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是明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的诗歌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与道德观念。

在这首诗中,诗人探讨了天地间的大与小、远与近的关系,提出“一气周流之,神理有昭格”的观点,强调宇宙间存在着一种统一而流动的气,以及其中蕴含的神妙法则。接着,诗人通过“雍雍虞庭臣,穆穆贤圣德”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社会景象,表达了对贤德之士的赞美与向往。

“太和良在兹,畴咨方未歇”则进一步阐述了和谐与美德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于这种理想状态的持续追求。最后,“所以祥凤仪,不独大乐阕。如何此道非,千古空遗迹。”诗人以祥凤的出现作为象征,强调和谐与美德的珍贵,并对未能实现这一理想表示遗憾,担心它会成为历史上的空谈。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美德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反思,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舟过衡州望衡山有作

秋日晶光秋宇空,一拳遥见祝融峰。

重华过后无巡狩,旧日明堂早自封。

(0)

次仪真

征车昨发都门外,颇怪真州道路长。

今日从容行自到,宦途心事底须忙。

(0)

予从兄铁峰长予二岁服在小功亲如同气己未岁得年五十有二卒于家时予在江西官舍初不知其终也其子兆麟一夕梦之云我有和某人六绝何不写寄佥宪叔看兆麟醒能道之即录遗稿之作并书寄来予读之悲不自已呜呼予在贫宦不拟铁峰之速逝也十年之间未付寸帛以酬情谊窃谓南归有日可以藉旧产具酒食欢笑以终馀年而世路不常其在幽冥之中尚恋恋不忘于予予将何施以塞友爱姑步韵作六绝以寄哀一字一泪铁峰有知亦庶几鉴于斯言也耶·其三

忆归惭未挂乌纱,每羡纶巾折角斜。

旧雨寻欢今雨泪,石坛枯尽手栽花。

(0)

予从兄铁峰长予二岁服在小功亲如同气己未岁得年五十有二卒于家时予在江西官舍初不知其终也其子兆麟一夕梦之云我有和某人六绝何不写寄佥宪叔看兆麟醒能道之即录遗稿之作并书寄来予读之悲不自已呜呼予在贫宦不拟铁峰之速逝也十年之间未付寸帛以酬情谊窃谓南归有日可以藉旧产具酒食欢笑以终馀年而世路不常其在幽冥之中尚恋恋不忘于予予将何施以塞友爱姑步韵作六绝以寄哀一字一泪铁峰有知亦庶几鉴于斯言也耶·其一

一吟一涕一伤神,回首暌违是十春。

漫喜来诗能慰藉,不知公作九泉人。

(0)

病中遣怀四首·其四

满地溪山归去来,人间添个钓鱼台。

老夫不照羊裘影,五月荷衣自样裁。

(0)

南康道中三首·其一

故国江山不甚佳,聊曾吟弄兴无涯。

如何十日匡庐下,看尽佳山只恶怀。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