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溪山归去来,人间添个钓鱼台。
老夫不照羊裘影,五月荷衣自样裁。
满地溪山归去来,人间添个钓鱼台。
老夫不照羊裘影,五月荷衣自样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在病中所作的《病中遣怀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逃避。
首句“满地溪山归去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境。这里的“溪山”象征着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而“归去来”则暗含了诗人想要逃离尘世喧嚣,回归内心宁静的愿望。
次句“人间添个钓鱼台”,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钓鱼台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象征了一种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想象自己在钓鱼台上垂钓的情景,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与自由。
后两句“老夫不照羊裘影,五月荷衣自样裁”,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隐士形象的反思与自我定位。羊裘是古代隐士常穿的衣物,象征着隐居生活。诗人说他不愿像传统隐士那样穿着羊裘,而是选择按照自己的喜好裁剪五月荷叶制成的衣服,这既是对传统隐士形象的反叛,也是对自己个性与生活方式的坚持。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展现了他的独立思考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个人自由的坚持,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探索与思考。
孤宦边城遇众贤,及瓜能不动依然。
风号古木叶堆地,云搅遥山水拍天。
篱菊开时寒有信,宾鸿过后暑无权。
古今惜别君须念,乘暇何妨倒酒船。
昼日移阴,揽衣起,香帷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玉。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
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