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
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
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欲安归。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
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
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欲安归。
这是一首充满了仙风道骨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之手。诗中不仅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宴席图景,而且透露出诗人超脱凡尘、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这两句以精致的笔触勾勒出一场雅集的画面。琴声如同龙门滚滚而下的绿水一般流淌,玉壶中的美酒则清澈见底,如同天上的云端那般纯净无暇。这不仅是对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也隐喻着诗人追求心灵的澄明与高洁。
"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 这两句则描绘了宴席间琴瑟和鸣、杯盘交错的情景。诗人邀请对坐之人共同举杯畅饮,琴声中似乎能催动心弦,让人们在美酒与音乐的洗礼下,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共鸣。而"看朱成碧颜始红"一句,则是对这种情感交流的生动描绘,朱色与碧色交织出的一种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 这两句则转向了宴席上的女性形象——胡姬,她的容颜如同盛开的花朵,那种美丽不仅是外在的,更有着内在的生机与活力。当她站在炉旁,面对着春天的和风笑靥如花,这个场景不仅展示了她的美貌,也传递出一种生命力的张扬。
"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欲安归。"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这份宴席生活的一种留恋与不舍。他希望在这样的春风中永远微笑,在这样轻盈的罗衣下永远起舞,即便酒意朦胧,也不愿就此离开这种美好时光,安然归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鲜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画意的世界,让人仿佛能够听到琴声、看到美酒与春风,更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自由之情。
水仙祠外西湖西,凉风吹浪湖外湄。
垂杨掩映白沙里,云是偃月钱公堤。
片时月上画楼东,双桥影落霜镜中。
天涯塔火半明灭,数声敲断僧寺钟。
渔舟唱晚未归去,轻歌渐入芦花丛。
舒王唱和诗中侠,月夜花晨时泛楫。
一樽醉到十洲红,红潮色晕梨花颊。
柔橹轻摇碧沚边,香风暗度荷衣落。
落花入座色纷纷,荡漾罗衫欲舞人。
采莲高唱十洲曲,至今遗韵犹清新。
红莲阁下香不改,赏花玩月人何在?
嗟君行乐须及时,曦光未必终留待。
洗盏更酌莫言归,空令皓月流清辉。
郁郁空山苍,霭霭远村树。
濯濯明月辉,汩汩寒波注。
松风韵素琴,菱塘飞白鹭。
中有太古人,散发振遥步。
俗书吾不解,长镵吾不恶。
一饱乃弃余,一饮尽仙露。
世士无与言,吐纳骈新故。
寒天变暄暖,古老还童孺。
鼾卧十丈岩,流云相驻护。
有时独啸声,垠谷莽回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