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空山苍,霭霭远村树。
濯濯明月辉,汩汩寒波注。
松风韵素琴,菱塘飞白鹭。
中有太古人,散发振遥步。
俗书吾不解,长镵吾不恶。
一饱乃弃余,一饮尽仙露。
世士无与言,吐纳骈新故。
寒天变暄暖,古老还童孺。
鼾卧十丈岩,流云相驻护。
有时独啸声,垠谷莽回互。
郁郁空山苍,霭霭远村树。
濯濯明月辉,汩汩寒波注。
松风韵素琴,菱塘飞白鹭。
中有太古人,散发振遥步。
俗书吾不解,长镵吾不恶。
一饱乃弃余,一饮尽仙露。
世士无与言,吐纳骈新故。
寒天变暄暖,古老还童孺。
鼾卧十丈岩,流云相驻护。
有时独啸声,垠谷莽回互。
这首清代张九思的《古辞》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然的山林景象。首句“郁郁空山苍”和“霭霭远村树”展现了山色葱郁、村庄隐约的静谧氛围。接着,“濯濯明月辉,汩汩寒波注”通过明亮的月光和潺潺流水,传达出清冷而生机盎然的气息。
“松风韵素琴,菱塘飞白鹭”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松风和琴音比喻高洁之志,白鹭飞翔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诗人笔下的主人公“中有太古人”,形象独特,散发明志,悠然漫步,表现出超脱尘世的逍遥态度。
“俗书吾不解,长镵吾不恶”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文字的淡漠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接纳。后文“一饱乃弃余,一饮尽仙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与追求自然的境界。
“世士无与言,吐纳骈新故”揭示了诗人与世隔绝,独自品味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情境。最后几句,诗人沉浸在寒天暖意的变化中,身心返璞归真,甚至在十丈岩上酣眠,流云环绕,偶尔发出啸声,山谷回荡,展现出一种深沉而旷达的隐逸情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寒岩飞流落青苔,旁斲石篆何奇哉。
其人已死骨已朽,此字不灭留山隈。
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欲令留传在人世,持以赠客比琼瑰。
我疑此字非笔画,又疑人力非能为。
始从天地胚浑判,元气结此高崔嵬。
当时野鸟踏山石,万古遗迹于苍崖。
山祗不欲人屡见,每吐云雾深藏埋。
群仙飞空欲下读,常借海月清光来。
嗟我岂能识字法,见之但觉心眼开。
辞悭语鄙不足记,封题远寄苏与梅。
对雪无佳句,端居正杜门。
人闲见初落,风定不胜繁。
可喜轻明质,都无剪刻痕。
铺平失池沼,飘急响窗轩。
惜不摇嘉树,冲宜走画辕。
寒欺白酒嫩,暖爱紫貂温。
远霭销如洗,愁云晚更屯。
儿吟雏凤语,翁坐冻鸱蹲。
病思惊残岁,朋欢赖酒樽。
稍晴春意动,谁与探名园。
都城车马日喧喧,虽有离歌不惨颜。
岂似客亭临野岸,暂留樽酒对青山。
天街树绿腾归骑,玉殿霜清缀晓班。
莫忘西亭曾醉处,月明风溜响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