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古藓封扉,树深云湿衣。
瑶华浸月冷,仙籁隔花微。
白日双凫去,青天一鹤归。
已携东海枣,不数北山薇。
岩古藓封扉,树深云湿衣。
瑶华浸月冷,仙籁隔花微。
白日双凫去,青天一鹤归。
已携东海枣,不数北山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首联“岩古藓封扉,树深云湿衣”以“岩”、“古藓”、“扉”、“树”、“云”等自然元素构建出一幅古老而深邃的画面,仿佛是大自然的门户被苔藓覆盖,树木深处云雾缭绕,衣裳沾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清幽氛围。
颔联“瑶华浸月冷,仙籁隔花微”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瑶华,即美玉,这里比喻山中珍稀之物,与冷月交映,显得格外清冷。仙籁,即仙人的声音,隔着花丛传来,隐约可闻,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颈联“白日双凫去,青天一鹤归”则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白日里,两只野鸭飞离,向着远方而去;青空中,一只仙鹤归来,翱翔于天际。这一动一静,既展现了山林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某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尾联“已携东海枣,不数北山薇”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东海枣、北山薇都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食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一联也暗含着一种隐逸情怀,即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的归宿,远离世俗的纷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景。
閒居倦时燠,乐宴俯清川。
云物多异状,水石有馀妍。
夕涨吞樵径,遥浦度村烟。
宾筵匪他人,骨肉相周旋。
我祖拥雄藩,义问著来宣。
勒碑漳水底,镌德峨眉巅。
伯兄蔚名彦,逸气吟芳荃。
有美花县宰,兼操萟圃权。
仲兄璠玙姿,抱朴含贞坚。
献赋待金门,郢歌时复传。
欣余纂花胤,朴遫亦骈肩。
清时赐休沐,归卧云窗眠。
灵根敷美荫,华萼郁相鲜。
金樽湛新醪,文义细与研。
进篑终为山,念之心悠然。
徘徊烟波夕,青冥迥远天。
幽抱复显豁,何以谢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