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茎茁庭除,新丛日渐抽。
疏枝才解箨,清韵亦飂飂。
似佐琴书静,还添枕簟幽。
檀栾中不碍,素干节复脩。
谁能知此君,颇爱王子猷。
把臂欣入林,傲诞非所求。
愿言保岁寒,坚贞以长留。
数茎茁庭除,新丛日渐抽。
疏枝才解箨,清韵亦飂飂。
似佐琴书静,还添枕簟幽。
檀栾中不碍,素干节复脩。
谁能知此君,颇爱王子猷。
把臂欣入林,傲诞非所求。
愿言保岁寒,坚贞以长留。
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竹子的成长与特性,以及诗人对竹子品格的赞赏。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风貌。
首句“数茎茁庭除,新丛日渐抽”描绘了竹子从幼苗逐渐成长的过程,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生命力的旺盛。接着,“疏枝才解箨,清韵亦飂飂”通过“疏枝”和“清韵”的描绘,表现了竹子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的独特气质和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似佐琴书静,还添枕簟幽”进一步强调了竹子在文人雅士生活中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增添书房的静谧氛围,还能为卧榻增添一份幽静与舒适。接下来的“檀栾中不碍,素干节复脩”则赞美了竹子的形态美与内在坚韧,即使在繁茂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独立与高洁。
最后,“谁能知此君,颇爱王子猷。把臂欣入林,傲诞非所求。愿言保岁寒,坚贞以长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深深敬仰与向往。他希望像竹子一样,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坚贞不屈的品质,即使面对严寒也能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深刻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