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镜》
《石镜》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

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

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

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0)
注释
蜀王:指蜀国的君主。
镜:镜子。
空山:荒凉的山。
冥寞:阴暗寂静。
香骨:形容女子的美丽骨骼。
玉颜:如玉般美丽的容颜。
众妃:众多妃嫔。
千骑:众多骑兵。
虚还:空手而回。
伤心石:象征悲伤的石头。
埋轮:车轮的痕迹。
月宇间:月光下的天空。
翻译
蜀国的君主将这面镜子,作为陪葬品放置在空寂的山中。
在阴冷的寂静中,它似乎怜惜那如香骨般的亡者,靠近她如玉的脸庞。
所有的妃嫔不再哀叹,众多的随从也空手而归。
只有那块心痛的石头,见证了月光下车轮的痕迹,独自承载着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哀婉凄凉的意境,蜀王将一面精美的石镜送往空山中去安置已逝世者的灵魂。冥寞,即阴间之意,怜香骨,表达对逝者遗体的怀念;提携近玉颜,则是想象着与逝者的温存时光。诗中的“众妃无复叹”和“千骑亦虚还”,则是形容生者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无不发出叹息,而派遣的千骑也徒劳往返,空留回忆。

最后两句“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更是将这种哀愁的情感推向高潮。伤心石,象征着对逝者的深切思念,而这块石头被埋在了与月亮相连的空间之中,这或许暗示着一种超越生死的永恒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哀悼的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消逝的无奈感受。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题鼎州甘泉寺

平仲酌泉回北望,谓之礼佛向南行。

烟岚翠锁门前路,转使高僧厌宠荣。

(0)

句·其三

可怜世上金和宝,借尔闲看七十年。

(0)

浣溪沙·其二

催下珠帘护绮丛。花枝红里烛枝红。

烛光花影夜葱茏。

锦地绣天香雾里,珠星璧月彩云中。

人间别有几春风。

(0)

万景楼

左披九顶云,右送大峨月。

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玻瓈濯锦遥相通,指麾大渡来朝宗。

川灵胥命各东去,我亦顺流呼短篷。

诗无杰语惭风物,赖有丹青传小笔。

仍添诗客倚栏看,令与山川相映发。

龙弯归路绕乌尤,栋云帘雨邀人留。

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

(0)

万州

晨炊维下岩,晚酌舣南浦。

波心照州榜,云脚响衙鼓。

前山如屏墙,得得正当户。

西江朝宗来,循屏复东去。

官曹倚岩栖,市井唤船渡。

瓦屋仄石磴,猿啼闹人语。

剔核杏馀酸,连枝茶剩苦。

穷乡固瘠薄,陋俗亦寒窭。

营营谋食艰,寂寂怀砖诉。

昔闻吏隐名,今识吏隐处。

(0)

送琴客许扬归永嘉

乌帽休冲九陌埃,瘦藤定约到秋回。

龙湫雁荡经行处,断取松风万壑来。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