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鼎州甘泉寺》
《题鼎州甘泉寺》全文
宋 / 范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平仲酌泉回北望,谓之礼佛向南行。

烟岚翠锁门前路,转使高僧厌宠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ǐngzhōugānquán
sòng / fànfěng

píngzhòngzhuóquánhuíběiwàngwèizhīxiàngnánxíng

yānláncuìsuǒménqiánzhuǎn使shǐgāosēngyànchǒngróng

翻译
平仲在泉水旁斟酒后回头北望,声称这是朝佛的方向,然后向南行走。
雾气与绿色的山峦封锁了眼前的路,这反而让高僧对世俗的宠爱和荣誉感到厌倦。
注释
平仲:指平仲这个人。
酌:斟酒。
泉:泉水。
回:回头。
北望:向北看。
谓之:称作。
礼佛:朝拜佛像。
向南行:向南走。
烟岚:雾气。
翠:绿色。
锁:封锁。
门前路:眼前的路。
转使:反而使。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厌宠荣:厌倦宠爱和荣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范讽在鼎州甘泉寺的所见所感。"平仲酌泉回北望",他或许是在品饮甘泉后转身向北眺望,暗示着对世俗的暂时告别。"谓之礼佛向南行",他将这一行为解释为对佛法的敬仰和修行,转向南方,暗示着心灵的净化之旅。

"烟岚翠锁门前路",运用了烟雾缭绕、绿色苍翠的意象,描绘出寺庙被自然美景环绕,仿佛与世隔绝,显得宁静而深邃。这样的环境让"转使高僧厌宠荣",诗人认为连高僧也会因这样的清幽环境而忘却尘世的繁华和荣耀,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禅意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甘泉寺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禅修生活的敬仰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独特追求。

作者介绍

范讽
朝代:宋

范讽,字补之,齐州(今山东济南)人。范正辞之子。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献《东封赋》,迁太常寺奉礼郎,又献文,出知平阴县。时黄河决口于王陵埽,水消退后,土地肥沃,但田界混乱不清,为此诉讼不断,并且久而未决。范讽主持辨疆界,立券分于田主,争讼遂息。
猜你喜欢

董安员外之信州铅山簿

古岸绿蒲老,春帆逆水轻。

烹鲜聊以芼,溯险复兼程。

可用兹时乐,无将远道惊。

曾为江上客,因赠北人行。

(0)

送潘士方建昌

军垒近仙山,麻源第三谷。

灵运诗亦存,鲁公记可读。

幸时无寇攘,闲日望云木。

傥见西王母,白麟如白鹿。

来寻鸟爪人,神光生石屋。

无念痒背搔,还恐罹怒扑。

学道我未成,鍊气不饱腹。

安得羽翼生,下上同黄鹄。

送君想君游,星斗坛边竹。

(0)

送萧秘校

比从江南来,又从江南去。

孤舟随雁群,晚泊定何处。

霜橙可为齑,冰鲙思下箸。

此兴吾不知,薄言聊所慕。

(0)

送江西转运冯广渊学士

五月江南行,南风江恶溯。

乘潮虽有信,不过湓城去。

船经香炉峰,峰前须暂住。

三年少尹劳,始得看瀑布。

到官未必闲,举察忧财赋。

回思庐山傍,尘土已生虑。

尚存滕王阁,无忘一登顾。

(0)

送宁国军宰崔寺丞移临安

六月畏岭险,乃陟川程迂。

遥看云中雁,不乱江上凫。

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

鳞方怀其剖,鸟反值以刳。

为言等王民,岂限楚与吴。

是维见恋慕,作诗赠路隅。

(0)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一铁瓮城

堑江以为池,增山以为壁。

铁瓮喻其坚,金城非所敌。

前朝经丧乱,曾是轻锋镝。

览古一徜徉,空听渔浦笛。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