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从江南来,又从江南去。
孤舟随雁群,晚泊定何处。
霜橙可为齑,冰鲙思下箸。
此兴吾不知,薄言聊所慕。
比从江南来,又从江南去。
孤舟随雁群,晚泊定何处。
霜橙可为齑,冰鲙思下箸。
此兴吾不知,薄言聊所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萧秘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萧秘校即将从江南出发,再次返回江南的离别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友人孤舟随雁的场景,暗示了旅途的孤单和未知,晚泊何处的疑问流露出关切与期待。
"比从江南来,又从江南去",这两句简洁地概括了友人的行踪,既写出他的频繁往返,也暗含对友人奔波劳顿的感慨。"孤舟随雁群"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以雁群的群体对比友人的单舟,更显出友人的形单影只。
"晚泊定何处"则引发读者对友人未来归宿的想象,流露出对未知的担忧。接下来的两句"霜橙可为齑,冰鲙思下箸",诗人想象友人在旅途中可能会品尝到的简朴食物,虽然朴素,却寄托着对友人生活的关心和祝愿。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此兴吾不知,薄言聊所慕”,意思是说,自己无法完全理解友人的这种心情,但还是希望能从他的经历中得到一些启发或羡慕。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神山正怨极。幻落秋篱簪未得。红艳亭亭似昔。
又倦亸舞鬟,娇留仙褶。轻鸿浅立。
证断钗寒圃重谪。惊秾丽,拂珊倚玉,奈此好颜色。
萧瑟。暮年词笔。试想像、琼葩径尺。西风催送过翼。
笛碎愁心,酒酹吟魄。耐霜霜更急。
展锦字残红泪湿。琼楼夜,霓裳重按,念我酒垆侧。
桃柳争春,赖有此、圣湖生色。
一样是、樟公安否,承恩金阙。
桧不分尸王墓下,梅休招隐仙祠侧。
是天生、不二木之神,甘销歇。旧巢埽,真香灭。
人谁顾,僧能说。尚空山支拄,托鹃啼血。
祗愿心灰炎井火,定嫌干挂秦时月。
忍更看、赐号太平花,宫墙缺。
离踪飘忽,算人间有,多少愁结。
人生果是如梦,才留恋处,韶华都歇。
昨夜分明倚傍处,听呜咽。
为旧恨、閒入罗浮,更是罗浮恨天阔。
情多待向何人说。不堪闻、转侧鸣檐铁。
凄风苦雨狼籍,双袖湿、倦眸难合。
误了莺声,无限恩情,总被啼澈。
好检点、锦瑟篇篇,付与残妆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