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踪飘忽,算人间有,多少愁结。
人生果是如梦,才留恋处,韶华都歇。
昨夜分明倚傍处,听呜咽。
为旧恨、閒入罗浮,更是罗浮恨天阔。
情多待向何人说。不堪闻、转侧鸣檐铁。
凄风苦雨狼籍,双袖湿、倦眸难合。
误了莺声,无限恩情,总被啼澈。
好检点、锦瑟篇篇,付与残妆箧。
离踪飘忽,算人间有,多少愁结。
人生果是如梦,才留恋处,韶华都歇。
昨夜分明倚傍处,听呜咽。
为旧恨、閒入罗浮,更是罗浮恨天阔。
情多待向何人说。不堪闻、转侧鸣檐铁。
凄风苦雨狼籍,双袖湿、倦眸难合。
误了莺声,无限恩情,总被啼澈。
好检点、锦瑟篇篇,付与残妆箧。
这首《雨霖铃·又题罗浮晓梦图》由清代诗人杨葆光所作,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慨。
开篇“离踪飘忽”,以飘忽不定的离别之感引入主题,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迷茫。“算人间有,多少愁结”则直接点明了人间的愁绪无尽,引出下文对人生短暂与虚幻的思考。
“人生果是如梦,才留恋处,韶华都歇。”诗人将人生比作一场梦,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指出人们在留恋美好时光时,青春韶华已悄然逝去。
“昨夜分明倚傍处,听呜咽。为旧恨、闲入罗浮,更是罗浮恨天阔。”这一段通过回忆昨夜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罗浮山的广阔与旧恨的深重形成对比,增加了情感的厚重感。
“情多待向何人说。不堪闻、转侧鸣檐铁。”情感的丰富与无人倾诉的痛苦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情感更加细腻而深刻。檐铁的鸣响,不仅是自然界的声响,也象征着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凄风苦雨狼籍,双袖湿、倦眸难合。”凄凉的风雨景象,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哀伤与疲惫,双袖湿透,倦眼难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无法摆脱的愁绪。
“误了莺声,无限恩情,总被啼澈。”莺声误入,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错失,无限的恩情被啼声穿透,表达了对失去美好时光的遗憾与痛心。
“好检点、锦瑟篇篇,付与残妆箧。”最后,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情感与思绪整理成文字,寄托于残妆箱中,既是对过往情感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寄托。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情感复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