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不得意,本自沧海来。
高足未云骋,虚舟空复回。
淮南枫叶落,灞岸桃花开。
出处暂为耳,沈浮安系哉。
如何天覆物,还遣世遗才。
欲识秦将汉,尝闻王与裴。
离筵对寒食,别雨乘春雷。
会有徵书到,荷衣且漫裁。
夫君不得意,本自沧海来。
高足未云骋,虚舟空复回。
淮南枫叶落,灞岸桃花开。
出处暂为耳,沈浮安系哉。
如何天覆物,还遣世遗才。
欲识秦将汉,尝闻王与裴。
离筵对寒食,别雨乘春雷。
会有徵书到,荷衣且漫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象的《送綦毋潜》,是一首送别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夫君不得意,本自沧海来。”开篇两句,设定了一种无奈的情感基调,"夫君"指的是即将离别的友人,而"本自沧海来"则隐喻友人的到来如同大海的波涛,不可预测又充满力量。
“高足未云骋,虚舟空复回。”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描写,表现了友人的高尚品格和诗人对其离去的不舍。"高足"比喻友人高洁脱俗,而"未云骋"则强调其才华横溢;"虚舟空复回"形象地表达了友人如同轻舟般离开,给人以深刻的生离死别之感。
“淮南枫叶落,灞岸桃花开。”这里通过对季节景物的描绘,增添了一种时光流转的感慨。"淮南"指的是江南地区,"枫叶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灞岸桃花开"则是在春天的场景,诗人通过这种时间和空间的交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出处暂为耳,沈浮安系哉。”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无奈接受。"出处"指的是朋友的到来和离开,而"暂为耳"则意味着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沈浮"形容世事无常,而"安系哉"则是诗人内心对于这份别离的一种平静的态度。
“如何天覆物,还遣世遗才。”诗人在这里提出一个疑问,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不舍。"如何天覆物"比喻天地间的万物都被覆盖,而"还遣世遗才"则强调友人的才能如星辰般散布于世。
“欲识秦将汉,尝闻王与裴。”接下来的两句,是诗人对朋友才能的赞美。"欲识"表达了诗人想要认识和了解的愿望,而"秦将汉"则是历史上的名将,象征着友人的英勇和才华;"尝闻王与裴"则是在赞扬友人的文学成就,将其比作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离筵对寒食,别雨乘春雷。”诗人在这里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描绘了朋友离去的情景。"离筵"指的是临行前的酒宴,而"对寒食"则是对简单饮食的无奈接受;"别雨"形容离别时的场景,而"乘春雷"则是在强调离别之时,天气和自然界也似乎在为这一刻增添戏剧性。
“会有徵书到,荷衣且漫裁。”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会有徵书到"表达了期待着朋友未来成就的消息,而"荷衣且漫裁"则是在祝愿朋友一路顺风,一切都如同轻舟在水面上自由穿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友情和不舍的离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