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畏岭险,乃陟川程迂。
遥看云中雁,不乱江上凫。
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
鳞方怀其剖,鸟反值以刳。
为言等王民,岂限楚与吴。
是维见恋慕,作诗赠路隅。
六月畏岭险,乃陟川程迂。
遥看云中雁,不乱江上凫。
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
鳞方怀其剖,鸟反值以刳。
为言等王民,岂限楚与吴。
是维见恋慕,作诗赠路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宁国军宰崔寺丞移临安》,表达了对友人崔寺丞赴任临安的关切和对两地人民命运共通的感慨。首句“六月畏岭险,乃陟川程迂”描绘了夏季行路的艰辛,山路险峻,选择水路绕行。接下来通过“遥看云中雁,不乱江上凫”比喻友人行程中的孤独与环境的对比,暗示崔寺丞如同孤雁般远离家乡。
“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进一步表达对友人的牵挂,希望他能像不受渔网束缚的鸿雁一样自由飞翔。诗人感叹,无论是身处楚地还是吴地的百姓,都是王民,应享有平等的待遇。“是维见恋慕,作诗赠路隅”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民生的关注,以及借此诗寄托对友人的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巧妙,既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寄寓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期待,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雨馀支径湿平沙,恰称卑官下泽车。
杂树暝烟森立槊,乱峰迎客俨排衙。
水禽时弄蹁跹影,野草争开细碎花。
久忆山行此如愿,不应回首更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