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阳水乐亭》
《东阳水乐亭》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

流泉无弦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

惯见山僧已厌听,多情海月空留照。

洞庭不复来轩辕,至今鱼龙舞钧天。

闻道磬襄东入海,遗声恐在海山间。

锵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成君独喜。

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东阳水乐亭》。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上几位以勇武闻名的人物,如白公、哥舒,来表达自己不愿意追随他们那种壮烈与激昂,而是更倾心于山中的清流之声。苏轼在诗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 这两句通过提及历史上著名的壮举来反衬自己的选择。白公在泾水东岸建堰(一种水利工程),哥舒则横行西海头,归时以羯鼓打凉州,这些都是古代英雄的事迹。

"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清泉声音的喜爱,虽然这种声音没有实际的用处,但正是这种纯粹和超脱世俗的美感吸引着诗人。

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不喜欢那些无根据的乐声,不喜欢山中的僧侣已经厌倦了听闻海上的月光空留照耀。"洞庭不复来轩辕,至今鱼龙舞钧天" 这两句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怀念,但这种壮观的场景如今已不再有。

最后几句 "闻道磬襄东入海,遗声恐在海山间。锵然涧谷含宫徴,节奏未成君独喜。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描述了诗人听到了传说中的水声,它可能隐藏在海山之间。而他自己则享受着这未完成的自然乐章,即使没有别的人能欣赏到这个声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苏轼个人对于自然之美、生命态度以及艺术创作的独特看法。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残寺

残寺连农舍,空窗露佛灯。

四围无古木,那解隐高僧。

(0)

挽翰林检讨廖敬先·其一

久重青云器,皆传白雪歌。

较文来棘院,承诏上銮坡。

家倚诗书富,人沾惠化多。

荒凉孤馆下,无处听鸣珂。

(0)

题竹赠彭同知

分得筼筜谷,翛翛翠一竿。

曾闻裁作简,不假制为冠。

势接丹霄近,清宜白日看。

但保风霜操,相期历岁寒。

(0)

送袁本谦致仕归·其一

早岁从王事,迢迢促去骖。

十年留汉口,万里入滇南。

舟楫行应惯,弓刀力不堪。

昨朝新有旨,头白许抽簪。

(0)

时勉学士升国子祭酒奉赠·其三

玉署东头阁,红扉昼不开。

衰龄馀我在,清论更谁来。

学者希传道,朝廷仗育才。

贤关有佳兴,时寄锦笺回。

(0)

王好信挽诗

来往经萧峡,舟人指富溪。

林藏君子宅,行慕古人齐。

锦诰恩封在,青山垄树迷。

郎曹未终养,愁绝夜乌啼。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