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翰林检讨廖敬先·其一》
《挽翰林检讨廖敬先·其一》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久重青云器,皆传白雪歌。

较文来棘院,承诏上銮坡。

家倚诗书富,人沾惠化多。

荒凉孤馆下,无处听鸣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为悼念廖敬先所作的挽诗之一,通过对廖敬先生前才华横溢、学问丰富以及朝廷对其恩遇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久重青云器,皆传白雪歌”,以“青云器”比喻廖敬先的高远志向和卓越才能,而“白雪歌”则暗示其作品如雪般纯洁高雅,广受赞誉。这两句既赞美了廖敬先的才华,也暗示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颔联“较文来棘院,承诏上銮坡”,通过“棘院”(科举考试的考场)和“銮坡”(指皇帝所在之处),形象地描述了廖敬先参与科举考试并最终得到朝廷的重用,展现了他从文人到朝廷官员的转变过程。

颈联“家倚诗书富,人沾惠化多”,进一步赞扬了廖敬先不仅个人学识渊博,而且他的影响惠及他人,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因他的存在而更加富有文化气息和道德教化。

尾联“荒凉孤馆下,无处听鸣珂”,以“荒凉孤馆”象征廖敬先去世后留下的寂静与哀伤,而“鸣珂”则是古代贵族出行时马蹄声的拟声词,这里用来形容廖敬先在世时的荣耀与声望,如今却已不再,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失去其光辉影响的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不仅展现了廖敬先的个人魅力和才华,也表达了对逝者无尽的哀思和敬仰,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念之作。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赠源上人

苾刍闻香十年已,尝有寄缄乌有里。

秪从人家诵卷轴,千里何殊相晤语。

云萍踪迹不可呼,眼外之人疑老矣。

今年秋暑我床榻,脾病困顿未能理。

黄昏短刺堕枕前,不倩人扶揽衣起。

吹灯相照见瘦玉,人与清诗正堪儗。

僧中此老古或有,超然已觉今维此。

翻经石上月纷纷,半是微哦细吟耳。

我持此癖七十年,满地江湖俟知己。

传杯夜屋破蚊蚋,且略无生谈赋比。

杭州官府尚多贤,当面参寥惜无与。

脚縢之下自有地,不作窗蜂苦钻纸。

斯文有契属老境,频往频来自伊始。

白头接膝无百年,人生岁月如流水。

(0)

游高道禅居

山复冈回静结庐,林蹊生处我来初。

杖欺新绿苔痕里,屐践残红雨迹馀。

酒榼临春聊遣拨,禅单消日自清虚。

壁尘怪是游题满,教种芭蕉别倩书。

(0)

六月望夕作

十年六月十五望,昏时月出当巽向。

初从地中已遭蚀,妖蟆大吞魄俱丧。

辗空渐高已半露,黑气轮光两相荡。

其色昏昏赤如血,荧惑红芒近仍抗。

老夫茫茫不识占,但称怪事惊还怅。

未闻官府行护典,太史岂遗还弗谅。

不食而食天自愆,人未容知未容让。

不如买酒洗此月,一洗千年永无恙。

(0)

挽同年赵克周乃祖

丰度翛然作隐沦,玉峰南畔乐天真。

吟诗厌见催租吏,卖药频逢种杏人。

天下鹤书丹阙晓,人间蝶梦漆园春。

诸孙今已登华要,忍见当年手泽新。

(0)

题画赠崔元吉

何侯丘壑填胸臆,醉来泼尽金壶汁。

江南一片好风光,远淡近浓天只尺。

木兰舟小煖浪轻,草亭春尽啼流莺。

人生行乐漫何事,明日落花风雨声。

老怀尽有伤春意,载酒登临忘归去。

对画题诗正送君,都城聚首知何岁。

(0)

送孔宗鲁还邓

才华落落共称贤,阙里衣冠奕世传。

明日驰心千里外,何时聚首五云边。

停鞭谩酌青尊酒,看剑重歌白雪篇。

相府平安遥致问,秋风旅雁正翩翩。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