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其二》
《秋怀·其二》全文
宋 / 李若水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鸥鸟恋江湖,麋鹿恋林薮。

十年异乡客,临风一搔首。

田园幸好在,三径荒稂莠。

何当惬归兴,短锄还入手。

(0)
翻译
鸥鸟热爱江河湖海,麋鹿依恋森林草丛。
十年身处他乡,迎风轻轻摸头思乡。
家乡田园依旧,小路杂草丛生。
何时能了却归乡之愿,拿起短锄回归田园。
注释
鸥鸟:水鸟的一种,象征自由。
江湖:泛指江河湖海,象征广阔的天地。
麋鹿:一种大型鹿类,象征自然生活。
林薮:树林和沼泽,指野外自然环境。
异乡客:在外漂泊的人。
搔首:用手抓头,表示思考或怀念。
田园:农村的田地和家园。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小路,这里借指家乡。
荒稂莠:形容田地荒芜,杂草丛生。
何当:何时能够。
惬归兴:满足的归乡心情。
短锄:小型农具,用于耕作。
入手:拿在手中,准备行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归乡的渴望。"鸥鸟恋江湖,麋鹿恋林薮"两句通过鸟兽的情感寄托诗人的情怀,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不舍。在"十年异乡客,临风一搔首"中,诗人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长久漂泊异地的孤独与苦楚。"田园幸好在,三径荒稂莠"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颓废与荒凉。最后两句"何当惬归兴,短锄还入手"透露出诗人期待能够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用锄头耕作土地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比异乡与故土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家园情怀和对简单田园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美好的向往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若水

李若水
朝代:宋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猜你喜欢

送畅当赴山南幕

含情脱佩刀,持以佐贤豪。

是月霜霰下,伊人行役劳。

事将名共易,文与行空高。

去矣奉戎律,悲君为我曹。

(0)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荅

玉干一寻馀,苔花锦不如。

劲堪和醉倚,轻好向空书。

采拂稽山曲,因依释氏居。

方辰将独步,岂与此君疏。

(0)

同兵部李纾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

攀龙与泣麟,哀乐不同尘。

九陌霄汉侣,一灯冥漠人。

舟沈惊海阔,兰折怨霜频。

已矣复何见,故山应更春。

(0)

伦开府席上赋得咏美人名解愁

不敢苦相留,明知不自由。

嚬眉乍欲语,敛笑又低头。

舞态兼些醉,歌声似带羞。

今朝总见也,只不解人愁。

(0)

寄天台道友

相思遥指玉霄峰,怅望江上阻万重。

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

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

且住人间行圣教,莫思天路便登龙。

(0)

洛阳道

洛阳宫中花柳春,洛阳道上无行人。

皮裘毡帐不相识,万户千门闭春色。

春色深,春色深,君王一去何时寻。

春雨洒,春雨洒,周南一望堪泪下。

蓬莱殿中寝胡人,鳷鹊楼前放胡马。

闻君欲行西入秦,君行不用过天津。

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