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宫中花柳春,洛阳道上无行人。
皮裘毡帐不相识,万户千门闭春色。
春色深,春色深,君王一去何时寻。
春雨洒,春雨洒,周南一望堪泪下。
蓬莱殿中寝胡人,鳷鹊楼前放胡马。
闻君欲行西入秦,君行不用过天津。
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
洛阳宫中花柳春,洛阳道上无行人。
皮裘毡帐不相识,万户千门闭春色。
春色深,春色深,君王一去何时寻。
春雨洒,春雨洒,周南一望堪泪下。
蓬莱殿中寝胡人,鳷鹊楼前放胡马。
闻君欲行西入秦,君行不用过天津。
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里宫城的萧瑟与边塞的荒凉。开篇便以"洛阳宫中花柳春,洛阳道上无行人"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偏远的景象,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外的不同状态。接下来"皮裘毡帐不相识,万户千门闭春色"则表达了一种文化差异和封闭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边疆地区与中原的隔绝。
诗中的"春色深,春色深,君王一去何时寻"透露出一种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时间流逝的无奈。紧接着"春雨洒,春雨洒,周南一望堪泪下"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在春日游历中,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和现实中的孤寂交织的情感。
"蓬莱殿中寝胡人,鳷鹊楼前放胡马"这两句通过对异族人士的描写,强化了边塞地区文化多元与战争氛围的特点。最后"闻君欲行西入秦,君行不用过天津。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则表达了一种对出征将士的担忧和边塞战事的沉重感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洛阳城内外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文化差异和战争氛围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复杂而又深邃的历史画卷。
江山契合胶漆凝,君子小人炭与冰。
两公投分忽京国,一洗世间桃李色。
同心契合真断金,老眼乾坤谁并得。
一公海月照木难,一公天马辞尘鞍。
青天英爽总高兴,白日坐收千古暝。
与人同善真我思,古今四海皆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