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致栖鸾叹,频烦荐鹗书。
未能抛斗米,岂不爱吾庐。
与世多乖迕,论才信阔疏。
故人应笑我,早晚遂归欤。
缪致栖鸾叹,频烦荐鹗书。
未能抛斗米,岂不爱吾庐。
与世多乖迕,论才信阔疏。
故人应笑我,早晚遂归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颐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自我期许的矛盾心理。开篇“缪致栖鸾叹,频烦荐鹗书”两句,描绘了一种渴望得到外界认可与支援的情景,其中“栖鸾”、“鹗书”都象征着文学和知识的交流,“缪”和“频烦”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类交流的迫切期盼。
接下来的“未能抛斗米,岂不爱吾庐”两句,则通过对比来强调自己虽然贫穷,但内心充满了对文学创作和学问的热爱。这里的“抛斗米”指的是生活上的困顿,而“吾庐”则代表了作者的心灵居所,即他对于知识和艺术的追求。
第三句“与世多乖迕,论才信阔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人才辈出的评价中感到孤立无援的心情。这里的“乖迕”意味着与众不同,而“论才”则是指社会对于才能的评判,“阔疏”则形容这种评判中的不足和偏颇。
最后两句“故人应笑我,早晚遂归欤”,则表现出一种自嘲和对未来某种可能性的期待。作者似乎在向朋友表达,即使自己现在备受质疑,但最终也会有所成就,能够回归到一个让人瞩目的状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作者复杂而又真挚的人格魅力。
吁嗟乎空山抱余琴,以来归兮吾将以弹。
山之洼兮石之端,我其听之兮以写猗兰。
按余徽兮作复止,风冷冷兮触宫徵。
泉之流兮云中漱,鸣玉兮声淙淙,忽幽咽以下怆兮匪丝匪桐。
啼秋猿之袅袅兮,下南飞之双鸿。
山中之人兮不可遇,余徘徊兮中路。
九嶷蔚兮隔烟雾,我思南风兮噫其迟暮。
古有虞帝奏韶之遗石,乃在庾岭之南曲江之侧。
盘盘兀兀三十六,秋霞流红雪凝白。
重华一去不复来,落花流水空苍苔。
晴云照天紫凤没,明月绕树猿声哀。
送君韶阳去,因作韶石歌。
君今南上登嵯峨,诸生环佩鸣相摩。
振皇风兮返淳和,我思虞帝感慨多。
安得御气游其阿,南望苍梧吊湘波,为君日夕攀云萝。
山遥水远不可极,韶石韶石奈尔何。
幽兰自著花,菖蒲自成节。
激流难久生,溪风易吹折。
夙昔兰闺英,金韬送远道。
历历视明星,悠悠思春草。
春草生有时,黄尘飞不已。
白玉忍蒙沙,清流怨何驶。
上有龙标月,下有沅江水。
沅水自东流,梧云向南开。
蒲花生石上,芳节待归来。
蕉叶飘零桂叶枯,东归片影岭云孤。
春风桃李新阴满,待补山城种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