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和锦阜登高》
《又和锦阜登高》全文
宋 / 胡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久废危亭也待时,俄然榱栋出镃基。

已应气象轩城表,更觉登临冠海湄。

万里秋风宜落帽,四并高会称传卮。

幽人但把东篱菊,坐看南山久未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òujǐndēnggāo
sòng / yín

jiǔfèiwēitíngdàishíéráncuīdòngchū

yìngxiàngxuānchéngbiǎogèngjuédēnglínguānhǎiméi

wànqiūfēngluòmàobìnggāohuìchēngchuánzhī

yōuréndàndōngzuòkànnánshānjiǔwèi

翻译
长久以来废弃的危亭也等待着时机重修,忽然间屋梁柱子显现于镃基之上。
它已经映照出城市的气象,更加显得登上亭子就能俯瞰大海。
万里秋风吹拂,适合举行落帽之宴,众多嘉宾聚集,举杯畅饮。
隐士只管欣赏东篱下的菊花,静静地坐着,看着南面的山峦,时间仿佛停滞了。
注释
久废:长久废弃。
危亭:危险或破旧的亭子。
俄然:忽然。
榱栋:屋梁和柱子。
镃基:古代建筑的地基。
气象:景象。
轩城表:城市的标志或显眼处。
登临:登高眺望。
冠海湄:居高临下,如同海中的陆地。
秋风:秋天的风。
落帽:古代习俗,秋风起时脱帽以示洒脱。
传卮:传递酒杯。
幽人:隐士。
东篱菊:出自陶渊明《饮酒》的典故,象征隐逸生活。
南山:泛指南方的高山,常用来寓意远方或理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又和锦阜登高》。诗中,诗人久未涉足危亭,但时机一到,登高望远的兴致油然而生。他感到这座亭子的气象非凡,不仅高耸于城表,而且在登临之际,视野开阔,仿佛与海相接。秋天的凉风吹过,诗人想象着众人欢聚,举杯畅饮的场景,颇有“落帽”(古人习俗,重阳节登高,常有脱帽以示洒脱)的豪情。最后,诗人以“幽人”自比,独自欣赏东篱下的菊花,悠然自得,静观南山,心境宁静,不为外界所动。整首诗描绘了登高赏景的愉悦,以及诗人淡泊的心境,展现了宋人闲适雅致的文人情怀。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生辰: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猜你喜欢

游翠眉用苏黄门子由韵

黛拂蛾眉两月弯,虚亭著与小三间。

吾翁先见如樗里,此老遗思比岘山。

千仞远峰和我瘦,一庭芳草伴春閒。

登临涕落当年事,不见仙人玉雪颜。

(0)

城中春寒即事

重来春又半,梦寐念归期。

山近衾裯薄,春寒鼓角悲。

晓钟风送远,宿霭日开迟。

客里真寥落,愁添两鬓丝。

(0)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迁居柳溪上其夜大雪初一日盖宰来访约过县斋为一日款深夜而归赋此·其十

筑室深山里,开门古涧边。

月高猿子叫,日晏虎儿眠。

带雪挑黄菜,敲冰取碧泉。

不知居士乐,空受俗人怜。

(0)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迁居柳溪上其夜大雪初一日盖宰来访约过县斋为一日款深夜而归赋此·其五

彻骨寒谁觉,回骸暖自醒。

直须人悄悄,方得物亭亭。

性伏涵三极,心开烛万灵。

有僧肥臃肿,怪我瘦竛竮。

(0)

送赵君十绝·其六

一榼村醪插别筵,清风急雨送归船。

望中未是湖州境,便有吴歌唱采莲。

(0)

闰十一月东行腊月立春夜秀州船埸桥玩月甲辰正月廿四日出都城廿七日晓行即事

鸦声欲断雉声起,柳眼已青桑眼黄。

故乡春事正如许,春事只缘思故乡。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