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迁居柳溪上其夜大雪初一日盖宰来访约过县斋为一日款深夜而归赋此·其五》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迁居柳溪上其夜大雪初一日盖宰来访约过县斋为一日款深夜而归赋此·其五》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彻骨寒谁觉,回骸暖自醒。

直须人悄悄,方得物亭亭。

性伏涵三极,心开烛万灵。

有僧肥臃肿,怪我瘦竛竮。

(0)
翻译
彻骨的寒冷谁能察觉,只有回归原形才能自我温暖苏醒。
必须在无人打扰的静谧中,万物才能展现出它们的姿态。
人的本性深藏包含着天地人三极的道理,心灵开放能洞照世间万物。
有个和尚身体肥胖,惊讶于我为何如此消瘦。
注释
彻骨:极度寒冷。
寒:寒冷。
觉:察觉。
回骸:回归原形。
暖:温暖。
自醒:自我苏醒。
直须:必须。
人悄悄:无人打扰。
物亭亭:万物姿态。
性伏:本性深藏。
涵:包含。
三极:天地人三极。
心开:心灵开放。
烛:洞照。
万灵:世间万物。
僧:和尚。
肥臃肿:肥胖。
怪:惊讶。
我瘦竛竮:我消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冷孤寂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彻骨寒谁觉,回骸暖自醒"表达了诗人在严寒中独自感受到的深层次的冷意,同时也暗示着他的内心世界并不为外界所共鸣,他的温暖是自己独有的。"直须人悄悄,方得物亭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寂和静谧,是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诗人才能够与自然之物达到一种平静和谐的状态。

"性伏涵三极,心开烛万灵"这一句,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在世界,他的情感和性格如同深不可测的大海,而他的心灵却像灯火一样照亮了一切。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的高洁自守,也展示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有僧肥臃肿,怪我瘦竛竮"这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对比来强调自己的个性和处境。诗人与那位胖墩墩的僧人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可能代表了一种世俗的丰满和满足,而诗人的瘦削则象征着他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的清贫。

整首诗通过对冷暖、静谧与打扰、内心光明与外在黑暗等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孤寂生活的接受和热爱,以及他对内在世界深刻感悟和无限追求。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景祐常祀二首·其二酌献用《英安》

诞受灵符,肇基丕业。配享洁尊,永隆万叶。

(0)

和洁堂见寿十章·其三

我生嘉定间,宝运稽炎隆。

当时贡珍祥,今日泣麟穷。

(0)

观鱼车渡溪

如带溪流拍两崖,投泥贾客竞喧豗。

只轮自力掀诸淖,断岸先登陟彼嵬。

江水斗升宁汝活,岸旁车马为渠来。

老夫自取鲸鲵戮,掩鼻沙丘未足哀。

(0)

赠地理李生

昆崙宇宙一株石,拄地撑天日夜浮。

万古青山青未了,西风斜日黯凝眸。

(0)

谢龙山惠柱杖并求石铫四首·其一

山窗闲笏倦支颐,出户犹嗟拟步迟。

万事一条横楖栗,缘坡穿径走如驰。

(0)

陈菊圃参政寄诗千里外托兴于秋燕春花以示玩芳病叟叟病不能吟强和四章前二章借来意以自伤后二章述愚怀以志感·其四

灿灿黄花老圃宽,秋芳不采岂云悭。

江南九日闽千里,尚挹寒香纸墨间。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