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救饥,山园聊荷锄。
蔓既荒我粒,草复乱我蔬。
大笑非吾事,忍饥还读书。
读书不救饥,山园聊荷锄。
蔓既荒我粒,草复乱我蔬。
大笑非吾事,忍饥还读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黎廷瑞的《杂感六首(其三)》。诗中,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与生活的反思。他指出读书并不能直接解决饥饿问题,于是选择在山园中耕作,通过劳动来维持生计。他观察到蔓草侵占了农田,杂草扰乱了蔬菜,这让他意识到单纯依赖读书并非长久之计。最后,他自嘲地说大笑已不是他的追求,宁愿忍受饥饿也要坚持读书,似乎读书对他而言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追求。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于生活艰辛中的坚韧和对知识的执着。
沧岛云连,绿瀛秋入,暮景欲沈洲屿。
无浪无风天地白,听得潮生人语。擎空孤柱。
翠倚高阁凭虚,中流苍碧迷烟雾。
惟见广寒门外,青无重数。
遥想贝阙珠宫,琼林玉树。不知还是何处。
倩谁问、凌波轻步。谩凝睇、乘鸾秦女。
想庭曲、霓裳正舞。莫须长笛吹愁去。
怕唤起鱼龙,三更喷作前山雨。
满城风日酿轻霜,昨夜东篱菊尽黄。
正月自非添一闰,此花安得及重阳。
新鸿远到愁无信,螃蟹中虚怕有芒。
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