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岛云连,绿瀛秋入,暮景欲沈洲屿。
无浪无风天地白,听得潮生人语。擎空孤柱。
翠倚高阁凭虚,中流苍碧迷烟雾。
惟见广寒门外,青无重数。
遥想贝阙珠宫,琼林玉树。不知还是何处。
倩谁问、凌波轻步。谩凝睇、乘鸾秦女。
想庭曲、霓裳正舞。莫须长笛吹愁去。
怕唤起鱼龙,三更喷作前山雨。
沧岛云连,绿瀛秋入,暮景欲沈洲屿。
无浪无风天地白,听得潮生人语。擎空孤柱。
翠倚高阁凭虚,中流苍碧迷烟雾。
惟见广寒门外,青无重数。
遥想贝阙珠宫,琼林玉树。不知还是何处。
倩谁问、凌波轻步。谩凝睇、乘鸾秦女。
想庭曲、霓裳正舞。莫须长笛吹愁去。
怕唤起鱼龙,三更喷作前山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迷人的江景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繁华宫阙的追思和无限的怀念之情。开篇“沧岛云连,绿瀛秋入,暮景欲沈洲屿”,设定了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萧瑟的气氛,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秋风中带来的凉意。
接下来的“无浪无风天地白,听得潮生人语。擎空孤柱”描绘了一个平静无波的水面,以及远处传来的潮汐声响和一根孤独的柱子,这些细节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翠倚高阁凭虚,中流苍碧迷烟雾。惟见广寒门外,青无重数”,诗人通过对高阁和水面颜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清幽又神秘的空间,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超脱尘世的美丽。
“遥想贝阙珠宫,琼林玉树。不知还是何处”,这里诗人开始表达对过去辉煌宫殿的缅怀,那些用珍贵材料建造的建筑,如今却成了遥远的记忆,甚至连位置都难以确定,让人不禁感慨。
“倩谁问、凌波轻步。谩凝睇、乘鸾秦女。想庭曲、霓裳正舞”,诗中这几句流露出一丝梦幻色彩,仿佛诗人在追忆那些曾经的歌舞升平的场景,那些美丽的女性形象和优雅的舞蹈动作,都让人向往不已。
最后,“莫须长笛吹愁去。怕唤起鱼龙,三更喷作前山雨”,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不要过多地沉浸在过去的美好之中,以免引来无尽的哀愁,而那“三更喷作前山雨”则是自然界对这种哀愁的一种回应,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复杂多层的意境,让人在阅读中能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始我去家日,温风临绪春。
兹还大火中,草木浩发新。
念昔罹兵来,庐井屡摧湮。
琴书委泥潦,桑果荡为薪。
悄无鸡犬喧,焉得晤旧邻。
人生岂无营,返故各有因。
譬彼南飞鸟,恋巢心所亲。
永怀事栖止,此里俗固淳。
言笑抚弱子,息偃谢朝绅。
谁为物外婴,而使忧患臻。
天道谅不远,吾行当力遵。
所欣檐间雀,不厌今年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