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清闻妙香,闲把柔毫弄。
条脱响丁东,褪压云笺緵。
云笺写叶长,滴露和烟种。
青上鬓云边,宛似钗头凤。
心清闻妙香,闲把柔毫弄。
条脱响丁东,褪压云笺緵。
云笺写叶长,滴露和烟种。
青上鬓云边,宛似钗头凤。
这首《生查子》由清代诗人缪珠荪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心清闻妙香”,开篇即点明心境的纯净与高雅,仿佛能听到那超凡脱俗的香气,引人入胜。接着,“闲把柔毫弄”一句,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手中轻轻摆弄着柔软的毛笔,似乎在享受创作过程中的宁静与乐趣。
“条脱响丁东,褪压云笺緵”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创作环境的清幽与雅致。条脱(一种乐器)的轻响与云笺的细腻质感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也体现了其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
“云笺写叶长,滴露和烟种”则将画面推向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云笺上的文字如同生长的叶子般延展,滴落的露水与缭绕的烟雾交织在一起,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成长的思考。
最后,“青上鬓云边,宛似钗头凤”以生动的比喻收尾,将诗人的形象与自然之美巧妙融合。青色的发丝仿佛与周围的云彩相连,宛如钗头的凤凰,既展现了诗人的独特气质,又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高洁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生查子》通过对细腻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天空露冷蒹葭白,淡月笼沙秋一碧。
夜深微语破鸿濛,知君剩有烟萝癖。
今朝共醉娄水船,明朝还著武陵屐。
武陵之胜何处寻,苍茫万顷桃花深。
南高北高青不断,湖光山色遥相侵。
有时扶筇啸绝顶,忽复抱琴云水阴。
乘兴往还无不可,借此一舒廓落心。
吁嗟乎香山白社空尘土,西陵红粉销烟雨。
千秋佳事至今传,三竺六桥竟谁主。
依稀记得客游年,片片红霞落麈尾。
两湖杳霭梦见之,平分风月今有汝。
十年梦作西湖游,今日还浮湖上舟。
涌金门外横塘路,数里垂杨锁玉楼。
楼前流水朝朝绿,湖光片片摇寒玉。
风中不断藕花香,烟外微闻采菱曲。
画船箫鼓载红妆,枫叶芦花映夕阳。
孤山鹤去亭犹在,太守堤存柳半黄。
岳王祠畔西陵路,夭矫长松不知数。
青天昼接两云高,紫气夜通天竺雨。
灵隐峰头月渐高,罗刹江边正暮潮。
望穷匹练腾沧海,坐久天香落锦袍。
江山万叠纷缭绕,烟光倏忽迷昏晓。
默存恍在化人都,凭虚何必蓬莱岛。
便欲移家住此间,浮槎载酒日看山。
不应世谛犹相恋,愁绝题诗醉里还。
钱塘之地何雄哉,秀压元圃超蓬莱。
大江如龙天际起,山从佛国西飞来。
云间三百六十寺,合丹凝紫开楼台。
涌金门前浪花白,好峰两点青如苔。
宋朝文物已草莽,荒碑遗碣高崔嵬。
黄龙白虎消王气,金凫玉雁飞寒灰。
鸱?浮江去不返,渺渺万里云涛堆。
吾生守拙门不出,结屋低傍山之隈。
会稽未及探禹穴,赤城未及游天台。
每怀此地不得到,矫首遐望空徘徊。
君今远游别我去,南风十幅蒲帆开。
望湖楼前吹铁笛,冷泉亭下传瓷杯。
问君此去何时回,安能西子湖头放歌逐君去,一洗胸中结轖之尘埃。
泄云屯层岭,密雾瀰空林。
南山发殷雷,北郭滞愁霖。
红泉落虚壁,渌水涨遥浔。
危条度飞鼯,宿莽聚鸣禽。
桃英荡华色,麦穗悲陆沈。
天毕骋所好,屏翳日相侵。
徘徊华轩下,彷佛碧山岑。
昏垫荡下土,沈冥符道心。
侧想零雨篇,空怀梁父吟。
引黄济汶水,譬彼借寇兵。
龙性不恒驯,况乃与之争。
百年罕成绩,闾殚吾山平。
忠宣缵禹绪,四载劳经营。
上流既南绝,猛势随东倾。
载下淇园竹,永奠宣房名。
蛟鼍徙窟穴,柔橹多欢声。
沈马不可再,寄言廑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