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云屯层岭,密雾瀰空林。
南山发殷雷,北郭滞愁霖。
红泉落虚壁,渌水涨遥浔。
危条度飞鼯,宿莽聚鸣禽。
桃英荡华色,麦穗悲陆沈。
天毕骋所好,屏翳日相侵。
徘徊华轩下,彷佛碧山岑。
昏垫荡下土,沈冥符道心。
侧想零雨篇,空怀梁父吟。
泄云屯层岭,密雾瀰空林。
南山发殷雷,北郭滞愁霖。
红泉落虚壁,渌水涨遥浔。
危条度飞鼯,宿莽聚鸣禽。
桃英荡华色,麦穗悲陆沈。
天毕骋所好,屏翳日相侵。
徘徊华轩下,彷佛碧山岑。
昏垫荡下土,沈冥符道心。
侧想零雨篇,空怀梁父吟。
这首《苦雨》是明代诗人陈子龙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水给自然与人心带来的沉重压抑感。
首句“泄云屯层岭,密雾瀰空林”,以“泄云”、“密雾”形象地描绘了雨势之大,云雾弥漫在层层山岭和空旷的树林之间,营造出一种阴沉压抑的氛围。接着,“南山发殷雷,北郭滞愁霖”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势的猛烈,雷声轰鸣于南山,愁霖滞留在北郭,强化了雨的威力与影响。
“红泉落虚壁,渌水涨遥浔”描绘了雨水对自然景观的影响,红色的泉水从空壁上落下,绿色的河水在远处泛起波澜,展现了雨水带来的变化与破坏。接下来,“危条度飞鼯,宿莽聚鸣禽”则通过动物的活动,侧面反映了雨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鼯鼠在危树间飞跃,鸟儿聚集在茂密的草丛中鸣叫,显示出自然界在雨水中的动态。
“桃英荡华色,麦穗悲陆沈”两句,将视角转向农作物,桃花在雨水的冲刷下失去了鲜艳的颜色,麦穗在泥泞中显得哀伤,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担忧和对自然环境恶化的感慨。“天毕骋所好,屏翳日相侵”则揭示了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天空似乎在尽情地展现其喜好,而乌云却日益侵扰人间。
最后,“徘徊华轩下,彷佛碧山岑”描绘了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时内心的彷徨与思考,仿佛置身于碧绿的山峰之中,暗示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反思。“昏垫荡下土,沈冥符道心”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道义的坚守。“侧想零雨篇,空怀梁父吟”则是诗人对古代先贤的追思,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社会与道德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深沉的情感与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