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轩东望帝州城,夜漏声沉寂不惊。
八极天垂华盖近,三更月浸白河清。
传来玄史遗编在,和到胡笳几拍成。
准拟长斋学苏晋,逃禅林下乐无生。
曾轩东望帝州城,夜漏声沉寂不惊。
八极天垂华盖近,三更月浸白河清。
传来玄史遗编在,和到胡笳几拍成。
准拟长斋学苏晋,逃禅林下乐无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东轩的所见所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首联“曾轩东望帝州城,夜漏声沉寂不惊”,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夜晚的寂静与深沉,没有外界的打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八极天垂华盖近,三更月浸白河清”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天空比作华盖,月亮倒映在清澈的河流中,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
“传来玄史遗编在,和到胡笳几拍成”两句,可能暗含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通过“玄史”与“胡笳”的意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思考。最后,“准拟长斋学苏晋,逃禅林下乐无生”则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希望像苏晋一样,在禅林中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渊明避世士,酷爱九日名。
独酌东篱下,悠然得此生。
我辈正羁旅,佳节安可醒。
相携陟翠巘,置酒松间亭。
菊蕊弄新黄,橘苞破微馨。
鬓边插茱萸,未觉巾帻倾。
云山蔼佳色,风林动疏声。
慷慨念平昔,醉舞属群英。
国步方缀旒,衣冠正漂萍。
山河举目异,望远若为情。
方期汗漫游,天池濯吾缨。
何必楚囚泣,牛山良可轻。
长沙舞袖仅可旋,今作巨镇湖湘边。
骄兵夜探赤白丸,乘间窃发将啸翾。
不知向子有老拳,缚束健卒秖数言。
翩如鸟雀擒鹰鹯,奸腰凶领污龙泉。
弹压一境敢复喧,稚耋鼓舞喜欲颠。
归哺其饴甘晏眠,众服壮略称无前。
我归自南得之传,颇欣祖生先着鞭。
何不付与大将权,旌旗缤纷指云燕。
一鼓士气如突烟,黠虏破胆心少悛。
洒扫海内清戈鋋,使我衰病安庐田。
川途奔走四回春,海上经年与死滨。
子美自怜常作客,长沮应笑是知津。
艰危至死无千古,忧患如吾岂两人。
往返循环真磨蚁,已将大地等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