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亦高人,神思乃清朗。
读书陋拘牵,制行喜疏旷。
赋诗妙天趣,力索不可彷。
冲融大雅音,金石振遗响。
禁中遇天子,召对心所向。
终焉意不合,归哉南山放。
唐诗盛千古,公也李杜行。
布衣一时穷,高誉后人仰。
我来经故里,慨矣劳缅想。
鹿门当时月,依依汉江上。
浩然亦高人,神思乃清朗。
读书陋拘牵,制行喜疏旷。
赋诗妙天趣,力索不可彷。
冲融大雅音,金石振遗响。
禁中遇天子,召对心所向。
终焉意不合,归哉南山放。
唐诗盛千古,公也李杜行。
布衣一时穷,高誉后人仰。
我来经故里,慨矣劳缅想。
鹿门当时月,依依汉江上。
孙承恩的这首诗《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其六)》是对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追忆与敬仰。诗中描绘了孟浩然的高尚人格和清朗的神思,以及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孟浩然以读书不拘泥于形式,行事洒脱,赋诗充满天趣,其作品如大雅之音,金石般响亮。在宫廷中受到天子的召见,但最终因志趣不合而归隐山林。孙承恩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孟浩然的深切怀念,并将他与李白、杜甫并列,认为其诗歌足以流传千古。最后,诗人来到孟浩然的故乡,感慨万千,回忆起孟浩然当年在鹿门山下的月光,与汉江水相映成辉的景象,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深敬仰与怀念。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
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
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
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