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
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
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
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
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
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
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这首《水调歌头·其二》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燕山度过重阳节时所作,表达了他身处边塞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宁的期盼。首句“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以使者身份自比,万里迢迢,节仗鲜明,凸显出他的使命重大和环境的肃穆。接下来,“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描绘了他对故都的怀念和对治水英雄大禹的仰慕,寓言自己肩负重任,如同禹治理黄河。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写景壮丽,太行山脉的雄伟与芦沟的渡口,构成一幅辽阔而苍茫的画面,寓示着旅途的艰辛和壮志豪情。“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则流露出诗人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孤寂。
进入下片,诗人借重阳节饮酒来排遣愁绪,“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表达出豁达洒脱的态度,笑对岁月流逝。“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以菊花自比,即使两鬓斑白也不改其高洁。接下来,“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暗指国家的军事要地,显示出诗人的责任感和对边防的忧虑。
最后,“歌罢此生浮”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而“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则寄托了对家人和家乡的深深思念,希望平安的消息能随着大雁传回南方。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羁旅之苦,又有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人的牵挂,展现了范成大的丰富内心世界。
柳知偷眼,梅待吹唇,熨袖风痕皱。
碧纱窗里,薰云锦、恰恰早春时候。
十二红灯,刚捧出、步摇香溜。
争夸道、天上神仙,来作人间偶。畅好月明如昼。
索存存款款,着意消受。铜龙初漏。
卿当倦、红烛影沉知否。
文鸳并宿,得多少、玉偎花逗。
祝二乔、携手兰堂,紫毳雏双授。
好春华。却装成、芳草天涯。
庭下帘前,惹得心事如麻。
更孤立、临风无语,落红轻点窗纱。
呢喃燕,衔泥罢,差池又向谁家。连日曾驱犊车。
看娇鸟成群,呖呖啼花。妙舞清歌,断送春色堪嗟。
漫天飞尽伤心絮,朱阁扃、泪眼难遮。
可能把、明春丽景,今岁先赊。